[发明专利]料浆自蒸发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98570.1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2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钱季春;朱亮;尤江英;潘晓;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中衡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6 | 分类号: | B01D1/16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11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料浆自蒸发器。
背景技术
在镍提纯项目中需要使用一种料浆自蒸发器。料浆自蒸发器,是在不需要外部提供热量的情况下,利用料浆自身具备的高温、压力条件,在一个装置里以“闪速”进行扩容蒸发,从料浆里自蒸发出部分蒸汽(二次蒸汽),同时料浆的温度降低、压力降低、浓度提高。传统的料浆自蒸发器缓冲结构设计不是很合理,料浆固含物易飞溅对设备造成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料浆固含物不易飞溅的料浆自蒸发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料浆自蒸发器,具有筒体、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从筒体一侧的外壁中部穿入至筒体另一侧的内壁固定,所述进料管的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喷嘴装置,所述喷嘴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筒状缓冲件,所述筒状缓冲件底部与出料管的进料口相通。
所述喷嘴装置包括底板、托板、喷嘴,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在进料管的外壁上,所述喷嘴为T形,所述喷嘴位于底板底部开设的凹槽内,所述托板为倒T形,所述托板的竖直部分支撑喷嘴的水平部分,所述托板的水平部分与底板底部焊接固定。
所述筒体顶部设有二次汽排放口。
所述筒体的下封头的内壁铺设有衬板保护层。
所述衬板保护层由24片扇形衬板拼成。
所述出料管倾斜设置,所述出料管的出料口高于出料管的进料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料浆自蒸发器的喷嘴装置,使料浆在“闪蒸”过程中进行的更完全;采用新的筒状缓冲件,料浆固含物不易飞溅,不易对筒体造成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筒体,2、进料管,3、喷嘴装置,31、底板,32、托板,33、喷嘴,4、筒状缓冲件,5、出料管,6、二次汽排放口,7、衬板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料浆自蒸发器,具有筒体1、进料管2,进料管2从筒体1一侧的外壁中部穿入至筒体1另一侧的内壁固定,进料管2的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喷嘴装置3,喷嘴装置3的下方设置有筒状缓冲件4,筒状缓冲件4底部与出料管5的进料口相通。出料管5倾斜设置,出料管5的出料口高于出料管5的进料口。
如图2所示,喷嘴装置3包括底板31、托板32、喷嘴33,底板31的顶部固定在进料管2的外壁上,喷嘴33为T形,喷嘴33位于底板31底部开设的凹槽内,托板32为倒T形,托板32的竖直部分支撑喷嘴33的水平部分,托板32的水平部分与底板31底部焊接固定。
筒体1顶部设有二次汽排放口6。筒体1的下封头的内壁铺设有衬板保护层7。衬板保护层7由24片扇形衬板拼成。
料浆沿进料管2到达筒体1内腔中部,经喷嘴装置3喷淋均匀分布,由于筒体1内腔空间的温差、压差,液面的溶液沸腾并产生大量二次蒸汽,闪蒸出的二次蒸汽经二次汽排放口6排出。喷淋装置3下方设置有筒状缓冲件4,代替了老式的伞状缓冲件,解决了料浆喷淋产生的飞溅问题。同时下封头铺有衬板保护层7,扇形衬板采用耐磨耐酸材料制作,更好的对筒体进行保护。
本发明的料浆自蒸发器的喷嘴装置,使料浆在“闪蒸”过程中进行的更完全;采用新的筒状缓冲件,料浆固含物不易飞溅,不易对筒体造成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中衡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中衡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85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辛酰溴苯腈的农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体外横向预应力筋加固桥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