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动铅笔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97867.6 | 申请日: | 2013-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4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月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月忠 |
| 主分类号: | B43K21/00 | 分类号: | B43K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2452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动 铅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笔,尤其涉及一种活动铅笔。
背景技术
铅笔是一种历史较长、广泛且大量使用的书写工具,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了长期、大量的研究,来改进铅笔的制造工艺和制作方法,常用的铅笔包括传统木质铅笔和活动铅笔。传统木质铅笔在使用时随着笔芯不断用去,需用工具从铅笔一端逐渐去除木质外壳,使笔芯裸露,因此需花费很多时间,同时这种铅笔用去了大量木材,浪费资源,不利环境保护;而活动铅笔虽然具有节约木材和节省削笔时间的优点,但存在着铅笔芯易断和铅笔芯夹得不够紧易退缩的缺陷,因此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铅笔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活动铅笔,既解决传统铅笔浪费削笔时间和木材资源问题,又克服活动铅笔存在的铅笔芯易断和铅笔芯夹得不够紧易退缩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动铅笔,包括笔芯、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三外壳、固定套、定位杆,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和所述第三外壳的内面中央设有与所述笔芯直径相适配的笔芯槽,所述第一外壳半圆锥形的一端为第一外壳锥部,其余大部分为第一外壳柱部,所述第二外壳一端为半圆锥形,另一端为短半圆柱形或短半六面体形,在所述第二外壳短半圆柱形或短半六面体形端的所述笔芯槽侧有一小长方体缺口,所述第三外壳为半圆柱形,其一端靠所述笔芯槽侧有一呈长方体的榫头,所述第二外壳和所述第三外壳通过所述第二外壳长方体缺口与所述第三外壳的长方体榫头榫接后,其外形与所述第一外壳外形相同,所述第一外壳柱部与所述第三外壳的内面设有很多与所述笔芯槽垂直的横槽,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三外壳的一端外部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套的一端设有内螺纹,所述定位杆呈与笔芯等粗的圆柱体形,其一端同体连接有与所述横槽匹配的定位销。
把所述笔芯和所述定位杆置于所述第一外壳的所述笔芯槽内,使所述笔芯朝向所述第一外壳锥部并使所述笔芯伸出所述第一外壳锥部适量,所述定位杆上的所述定位销背向所述第一外壳锥部,其另一端紧靠所述笔芯,并将所述定位销嵌入所述横槽中,使所述第一外壳锥部与所述第二外壳紧固连接,这种紧固连接可使用现有各种技术如胶、螺丝、外套等。将所述第三外壳与所述第一外壳拼合,使所述第三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榫接,用所述固定套与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三外壳进行螺纹连接,即可用来使用。
当伸出的笔芯使用完或不够长时,打开所述固定套和所述第三外壳,取出所述定位杆,用所述定位杆一端推动笔芯使其伸出所述第一外壳锥部适量再重复上段所述的操作,铅笔又可使用。等整段笔芯使用完后,取直径相同的新笔芯,重复上段和本段的操作。铅笔又可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壳柱部和所述第三外壳内面相邻的所述横槽间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套的另一端固设有圆柱状橡皮。
进一步地,所述笔芯与所述定位杆合计的长度小于第一外壳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笔芯槽和所述定位杆可根据使用的笔芯制成不同大小尺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的笔芯可为任意大小尺寸,而且可重复使用,因此使用范围广,并节约木材,有利环境保护,并使人们节约了削铅笔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外壳内面正面示意图。
图2为第一外壳侧视图。
图3为第二外壳内面正面示意图。
图4为第二外壳侧视图。
图5为第三外壳内面正面示意图。
图6为第三外壳侧视图。
图7为定位杆正面示意图。
图8为笔芯与定位杆置入第一外壳笔芯槽正面示意图。
图9为第二外壳与第一外壳固定连接侧面示意图。
图10为第三外壳与图9结构连接侧面示意图。
图11为固定套正面示意图。
图12为各组份连接后成的本发明一种活动铅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月忠,未经王月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78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