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入治疗用的物品放置车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97346.0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4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朱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9/02 | 分类号: | A61B1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巫蓓丽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入 治疗 物品 放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介入治疗用的物品放置车。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 treatment),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和外科、内科一道称为三大支柱性学科。简单的讲,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超)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常用到穿刺针、止血纱布、一次性手套等医疗用品,种类繁多,加上临床检查患者较多,物品的消耗量较大,而目前临床上缺少可以统一放置以上物品以方便其取用的装置,给医生的有序工作带来不便,严重影响效率。另外,以上物品如果放置的距离医生太远,则更增加取用时的繁琐程度,而放置的过近,又会干扰到医务人员的其他操作。
因此亟需一种能统一放置介入治疗用的医疗用品、便于其拿取同时又方便移动的装置,但是目前关于这类装置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介入治疗用的物品放置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介入治疗用的物品放置车,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顶板和搁物板,所述的顶板四周设有挡板,于顶板上方形成一个顶槽;最底层的搁物板底面设有万向轮。
所述的搁物板至少有两层,且至少一层搁物板上设有抽屉。
所述的抽屉外表面设有把手。
所述的搁物板之间的空间其正面和背面都是开放的。
所述的顶槽内设有向下方凹陷的放置槽。
本发明优点在于:
1、设有顶槽,可用于放置穿刺针、止血纱布、一次性手套等医疗用品,方便医务人员从上方取用,并且保证各物品不会掉落;
2、设有搁物板,可用于放置大量的医疗用品,搁物板上还可根据需要安装抽屉,用于放置一些特殊的医疗用品,例如易碎品;
3、搁物板之间的空间,其正面和背面都是开放的,使医务人员从正面或背面都可以随手取得需要的器具;
4、顶槽内设有放置槽,用于放置加热装置,更便于某些特殊药剂的加热,并且防止加热装置翻倒;
5、设有滑轮,可方便移动至合适位置,不会干扰医务人员的操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实施例1介入治疗用的物品放置车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实施例2介入治疗用的物品放置车俯视图。
附图3是实施例2介入治疗用的物品放置车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顶板 2.搁物板
21.第一搁物板 22.第二搁物板
23.第三搁物板 3.挡板
4.顶槽 5.抽屉
6.把手 7.滑轮
8.放置槽 9.加热装置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图1是实施例1介入治疗用的物品放置车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物品放置车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顶板1和三层搁物板2,分别为第一搁物板21、第二搁物板22和第三搁物板23。所述的顶板1的四周设有挡板3,如此于顶板1的上方形成一个顶槽4。所述的第一搁物板21的上方设有抽屉5,所述的抽屉5的外表面设有把手6。所述的第一搁物板21和第二搁物板22之间的空间,以及第二搁物板22和第三搁物板23之间的空间,其正面和背面都是开放的。所述的第三搁物板23底面的四个顶角处各设有一个滑轮7。
本发明的物品放置车的规格是:本发明的物品放置车高0.8-1.2m,长0.8-1.2m,宽0.6-1.0m;所述的挡板3高10-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73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防和治疗家兔真菌病的药物组合物
- 下一篇:床单整平纠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