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向心关节轴承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96693.1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4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何国辉;高莹;杨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23/02 | 分类号: | F16C23/02;F16C33/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向心 关节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心关节轴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向心关节轴承,外圈与座孔之间的配合均采用孔与圆柱面的配合方式,外圈由轴向分开的两个外圈体组成,一种型式:如专利号为ZL 02208324.3公开的双半外圈向心关节轴承,两个外圈体通过螺栓锁紧在一起,将外圈体合二为一成为一个整体;另外一种双外圈体向心关节轴承,两个外圈体之间有隔板,安装时,两个外圈体及隔板装于座孔中,两个外圈体及隔板组成一个完整的外圈。以上两种型式的双半外圈向心关节轴承,轴承的两个外圈体之间没有轴向间隙,轴承磨损时,不能消除轴承游隙;另外,现有的轴承安装时,轴承都是可灵活转动,无法做到轴承在一定摆动力矩下才能转动的要求,因此使用过程中噪音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轴承磨损时能够消除游隙、同时轴承在安装时,可有效控制轴承在一定的摆动力矩下才能转动的向心关节轴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向心关节轴承,其包括外圈和内圈,所述外圈由轴向并排设置的两个外圈体组成,所述两个外圈体的外圆柱面分别设有螺纹,两个外圈体通过螺纹固定在轴承座孔上,所述两个外圈体之间设有轴向间隙。
进一步,所述内圈的内孔表面设有自润滑衬垫,这样可以减少轴承在工作时的磨损。
进一步,所述内圈的内孔表面设有凹槽,所述自润滑衬垫固定在凹槽内。通过凹槽安装自润滑衬垫,安装方便、可靠。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两个外圈体通过螺纹安装在轴承座孔上,且两个外圈体之间设有轴向间隙。轴承磨损时,将两个外圈体往中间旋入,可以消除轴承游隙,起到补偿轴承磨损量的作用,同时使轴承在一定摆动力矩下才能转动,消除使用过程中的噪音。同时,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向心关节轴承,其包括外圈和内圈2,所述外圈由轴向并排设置的两个外圈体1组成,两个外圈体1的外圆柱面分别设有螺纹11,两个外圈体1通过螺纹11固定在轴承座孔上,所述两个外圈体1之间设有轴向间隙。
所述内圈2的内孔表面设有自润滑衬垫3,这样可以减少轴承在工作时的磨削。
所述内圈2的内孔表面设有凹槽21,所述自润滑衬垫3固定在凹槽21内。通过凹槽21安装自润滑衬垫3,安装方便、牢靠。
本发明工作原理:轴承安装时,将两个外圈体1旋入螺纹座孔中。轴承磨损时,两个外圈体1的内球面与内圈2的外球面之间的间隙变大,从而造成轴承游隙增大,此时,通过将两个外圈体1往中间旋入一定距离,可以减小两个外圈体1的内球面与内圈2的外球面之间的间隙,从而消除轴承游隙,起到补偿轴承磨损量的作用;同时,通过螺纹11安装外圈体1,外圈体1受到螺纹副的约束,轴承只有在一定摆动力矩下才能转动,可以有效消除使用过程中的噪音。
内圈2由铜合金制造,外圈体1由合金钢制造,自润滑衬垫3由自润滑材料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66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库存粉煤灰烘干脱碳系统
- 下一篇:钢板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