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镭射热转印碳带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6686.1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3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何宗修;龚林;陈诗阳;杨正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玉溪东魅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31/08 | 分类号: | B41J31/08;C09D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31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镭射 热转印碳带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镭射热转印碳带,其特征在于,在基膜上依次涂布离型层、镭射成像层和油墨涂层,其重量百分比为:基膜70%-85%、离型层1%-3%、镭射成像层5%-10%、油墨涂层5%-20%;
所述基膜采用12um-15um的双向拉伸聚酯薄膜;
所述镭射成像层,所用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算为:羟基丙烯酸树脂10%-20%、纤维素树脂5%-10%、异氰酸酯7%-13%、流平剂0.5%-2.5%、混合溶剂50%-65%;丙烯酸树脂的玻璃化温度为120℃,酸值<1;所述流平剂是改性有机硅氧烷、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任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镭射热转印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层,所用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算为:水性离型剂5%-15%、水40%-50%、98%乙醇4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镭射热转印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层,所用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算为:树脂离型剂5%-15%、丁酮40%-50%、甲苯40%-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镭射热转印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层,所用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算为:蜡质离型剂1%-5%、丁酮40%-50%、甲苯40%-5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镭射热转印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涂层,所用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算为:丙烯酸树脂5%-25%、氯醚树脂0%-10%、松香树脂5%-20%、石油树脂5%-15%、颜料5%-15%、分散剂1%-3%、混合溶剂50%-70%;所述分散剂是聚丙烯酸钠盐、聚丙烯酸铵盐的任一种 。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镭射热转印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镭射成像层、油墨涂层中的混合溶剂是丁酮、乙酯、甲苯中的两种或三种;两种溶剂混合时,其质量比为1 :1;三种溶剂混合时,其质量比1 :1 :1。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镭射热转印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备料:采用12um-15um的双向拉伸聚酯薄膜作为基膜;
B、制备离型层:按照离型层组成配方将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制成离型涂料,通过涂布设备在基膜上涂布离型涂料,以90 ~100m/min的速度经过15~20m长,纵向五节分布、温度可控的烘道,烘道温度依次为80℃、100℃、115℃、135℃、125℃,烘干收卷,制得离型层;
C、制备镭射成像层:按照镭射成像层组成配方将羟基丙烯酸树脂、纤维素树脂、异氰酸酯、助剂和混合溶剂混合搅拌20~40min,搅拌速度为300~450r/min,制成镭射涂料,通过涂布设备在涂好离型层的基膜上涂布镭射成像层,以90 ~100m/min的速度经过15~20m长,纵向五节分布、温度可控的烘道,烘道温度依次为85℃、115℃、135℃、155℃、140℃,涂布量为1.1~1.2g/m2 ,烘干收卷,制得镭射成像层;
D、将涂好镭射成像层的基膜在模压机版辊上贴需要的镭射图案工作版,贴好版以后把版辊加热到150℃-180℃进行模压所需要的镭射图案,速度30 ~50m/min,收卷进入下一道工序;
E、制备油墨涂层:按照油墨涂层组成配方,先把混合溶剂和分散剂混合均匀,再依次加入颜料和树脂,通过研磨机使颜料颗粒达到大于>0um到≤10um,并使颜料颗粒均匀分布在油墨涂料体系中;将配制的油墨涂料,通过涂布设备在模压好镭射图案的基膜上涂布油墨涂层,以90 ~100m/min的速度经过15~20m长,纵向五节分布、温度可控的烘道,烘道温度依次为80℃、105℃、125℃、130℃、125℃,涂布量为1.4~1.5g/m2,烘干收卷,即形成镭射热转印碳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玉溪东魅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玉溪东魅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668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