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碳加热卷烟烟气口感的碳质热源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95725.6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3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曾晓鹰;朱东来;颜克亮;周博;王坚;胡巍耀;李赓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 代理人: | 谢嘉 |
地址: | 6502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加热 卷烟 烟气 口感 热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燃烧卷烟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改善碳加热卷烟烟气口感的碳质热源。
背景技术
在传统燃烧卷烟减害降焦压力越来越大的背景下,人们将目光逐渐转向无燃烧烟草。无燃烧烟草是指在不燃烧烟草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气体产生实现烟碱和香味的双重满足。目前主要有碳加热卷烟(CHP)、电加热卷烟(EHP)和电雾化卷烟(e-Cig)即电子烟。
碳加热卷烟是采用碳质作为热源的一种无燃烧卷烟。日本烟草产业株式社对碳质热源的研究较多,并申请了多项专利。主要有非燃烧型吸烟物品用碳质热源组合物(申请号:200580046024.X)、具备碳质热源的非燃烧性吸烟物品(申请号:200980159916.9)、非燃烧型吸烟物品用碳质热源组成物和非燃烧吸烟物品(申请号:200780013028.7),在专利碳质热源头的制造装置(申请号:200480034945.X)中也有碳质热源的研究。以上关于碳质热源的研究或关注于减少CO释放量,或关注于增加烟雾的产生量,或关于热源的着火性能,但尚未有针对改善碳加热卷烟烟气口感的碳质热源进行研究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有效改善碳加热卷烟烟气口感的碳质热源,该碳质热源的应用可以提高碳加热卷烟的感官品质,使其口味更接近于传统燃烧型卷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份数均为质量份。
一种改善碳加热卷烟烟气口感的碳质热源,由下述质量份数的原料混匀后制成:碳40~60份,碳酸钙10~15份,石墨5~10份,C1F或C2F等级烟叶的烟末10~30份,藻酸盐8~10份,甘油1~5份和氧化铁0.5~1.0份;用模具将原料混合物压制成蜂窝煤状的热源。
热源中空隙的截面为圆形,空隙占热源总体积50~60%的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
1、本发明的碳质热源中含有C1F或C2F等级烟叶的烟末,使卷烟的香气和口感更接近于传统卷烟;
2、本发明的碳质热源中添加了一定比例的碳酸钙和石墨,降低了热源的燃烧温度从而有利于减少一氧化碳的释放量;
3、氧化铁的应用,促进了一氧化碳向二氧化碳的转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一氧化碳的释放量;
4、甘油的应用,增加了开始抽吸时烟雾的产生量,抽吸的烟雾体验感增强;
5、本发明的碳质热源采用类似蜂窝煤的结构,且空隙占比达50%以上,更容易点燃,燃烧也更充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碳质热源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是碳加热型卷烟的纵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附图和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改善碳加热卷烟烟气口感的碳质热源,包含如下质量比的组分:碳40%,碳酸钙10%,石墨5%,C1F等级烟叶的烟末30%,藻酸盐10%,甘油4%,氧化铁1.0%。
用模具将上述原料混合物成形为具有类似蜂窝煤的热源(1),热源的空隙(2)采用圆柱形设计,空隙占热源总体积60%的空间,碳质热源的横截面示意图见图1。
图2为碳加热型卷烟纵截面示意图。由该图可知,该碳加热型卷烟由碳质热源区(3)、气溶胶形成区(4)、香气形成区(5)和烟嘴区(6)四个区组成。碳质热源区(3)由纸(11)、部分铝箔纸(10)和碳质热源(1)组成;气溶胶形成区(4)由纸(11)、铝箔纸(10)和沸石(7)组成,沸石中载有多元醇类物质(甘油、丙二醇等);香气形成区(5)中由纸(11)和包裹的烟丝或薄片物质(8)组成;烟嘴区(6)由纸(11)和常规的卷烟滤棒(9)组成。
实施例2
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一种改善口感的加热型卷烟碳质热源组分,包含如下质量比的组分:碳45%,碳酸钙13%,石墨8%,C1F等级烟叶的烟末20%,藻酸盐10%,甘油3.2%,氧化铁0.8%。
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一种改善口感的加热型卷烟碳质热源组分,包含如下质量比的组分:碳53%,碳酸钙15%,石墨10%,C1F等级烟叶的烟末10%,藻酸盐10%,甘油1.4%,氧化铁0.6%。
应用实施例1对比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57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