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自适应DNS区文件传输方法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95638.0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9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邓光青;王胜开;孔宁;沈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00;H04L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余长江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网络 编码 自适应 dns 文件传输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DNS区文件传输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自适应DNS区文件传输方法和系统,属于DNS系统传输领域。
背景技术
DNS系统是最重要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之一,它由权威服务器、递归服务器以及客户端组成,权威服务器负责存储区文件,供递归服务器和客户端查询,是DNS信息的源头。递归服务器负责接收客户端(解析器)发送的请求,然后通过向各级权威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以获得用户需要的查询结果,最后返回给客户端的解析器。客户端可以直接向权威服务器请求资源记录,但一般通过递归服务器来查询各类资源记录,以提高响应速度。为提高服务的可扩展性与可靠性,一个区一般会部署多个权威服务器,这就涉及到多个权威服务器之间的区文件同步和更新问题。在众多的权威服务器中,有一个为主服务器,其余为从服务器,主权威服务器根据用户在注册域名时提交的信息来生成区文件,并周期性地将新生成的区文件发送给从权威服务器。
在现有技术中,为保证区文件传输的可靠性,从服务器首先与主服务器建立TCP连接,然后从主服务器处下载最新的区文件。对于像“.cn”、“.中国”这样的顶级域来说,来自国外的查询次数已超过国内的查询次数,为提高国外用户的查询体验(即减小查询时延),一般会在国外部署从服务器,以使从服务器更加靠近用户(包括解析服务器和客户端),从而减小用户查询时延。这就涉及到主服务器与国外从服务器之间的区文件同步问题。
然而,国际链路的状况一般较差,主要体现在链路的时延长、丢包率高、网络扰动大等。这使得主服务器与国外从服务器之间的TCP连接不太稳定,区文件许多时候存在反复重传的现象。
具体来说,现有的区文件同步机制存在以下主要缺点:
(1)由于主服务器与国外从服务器之间的链路状况很差,因此导致TCP传输的重传率很高,即发送端(主服务器)需反复向接收端(从服务器)发送同一个数据片段,导致链路利用率很低;
(2)一旦某次TCP传输失败,则在进行下一次TCP传输时,接收端在上次TCP传输中已收到的数据将被丢弃,发送端需重新发送区文件;
(3)由于链路状况以及TCP传输机制的特点,导致区文件传输的时间很长,影响了从服务器区文件的及时传输,给DNS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目的在于:
(1)减小DNS区文件传输的粒度,防止TCP传输失败时大段数据被丢弃;
(2)基于网络编码的基本原理,设计高容错性的DNS区文件传输机制,避免因链路状况差而导致的区文件重传;
(3)提高DNS区文件一次传输成功率,减少区文件传输时延。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基于网络编码的基本原理对DNS区文件进行编码,并根据DNS主服务器与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拥塞程度,自适应地调整编码系数,以便尽可能提高DNS区文件传输成功率,减小区文件传输时延。
本发明需在现有DNS主服务器上增加四个模块:链路状况监测模块、区文件切分模块、编码系数生成模块、区文件重编码模块;在DNS从服务器上增加一个模块:区文件译码模块。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利用网络编码的特性,通过增加冗余信息来提高区文件传输的一次成功率,避免在区文件传输过程中因链路状况不好而导致反复重传。
本发明的主要步骤包括:
1)在DNS主服务器上将原始DNS区文件切分成多个文件子数据块,对主从服务器之间的链路状况进行实时检测得到检测指标数据;
2)在有限域中对所述文件子数据块进行编码,选择编码系数构造生成M×N编码系数矩阵;
3)根据所述检测指标数据对所述编码系数矩阵随机抽取P行,得到P×N矩阵,N≤P≤M;
4)编码后的P个数据块附加编码系数并传输给DNS从服务器;所述从服务器接收到N个不同数据块后,对所接收到的子数据块进行译码得到原始DNS区文件。
更进一步,所述检测的指标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丢包率、往返时延。
更进一步,构造的M×N编码系数矩阵的构造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56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线
- 下一篇:一种电线快速接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