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气连接线夹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95423.9 | 申请日: | 2013-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6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马栋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栋梁 |
主分类号: | H01R11/14 | 分类号: | H01R11/14;H01R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向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 连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气连接线夹。
背景技术
设备线夹用于母线引下线与电气设备(如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隔离开关、穿墙套管等)的出线端子连接。现在常用电气设备的出线端子有铜质、铝质和铜铝过渡电气连接线夹两类,而引出线多为铝绞线或钢芯铝绞线,故设备线夹又分为铝设备线夹和铜铝过渡设备线夹两个系列。
传统电气连接线夹内部结构都是圆弧面,与导线接触面积小,在长时间运营、大电流、高气温、空气潮湿的情况下极易被腐蚀和氧化,减小线夹与导线的接触面积,产生高温,严重虚接的情况下还会产生电火花,烧坏设备,甚至还会烧断导线中断供电。
因此,如何避免由于接触面积不够产生放电或产生高温甚至烧断导线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气连接线夹,以避免由于接触面积不够产生高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气连接线夹,包括接线端,所述接线端具有用于与连接线配合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接触面具有与所述连接线的备线束配合的弧形凹槽。
优选地,在上述电气连接线夹中,所述弧形凹槽为半圆形槽。
优选地,在上述电气连接线夹中,各所述弧形凹槽呈螺旋状盘绕。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电气连接线夹,采用的内部结构是和导线的表面形状一致,因此安装好的线夹与导线完全密贴,接触面积更是大了好多倍。同时增大的不只是接触面积,也减小了接触电阻,增大了电流的导通。由于采用了密闭式结构,也防止了带有腐蚀性物体的进入,给后续维护工作减少了工作量。所以说适合长时间、大电流、高气温的状态下运营。本发明也做到了节省资源,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下线夹可以做的更小,达到要求即可,从而达到节省有色金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气连接线夹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气连接线夹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连接线夹,以避免由于接触面积不够产生高温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气连接线夹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气连接线夹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气连接线夹,包括接线端,所述接线端具有用于与连接线配合的连接孔,其中,所述连接孔的接触面具有与所述连接线的各线束配合的弧形凹槽1。
本发明改进的是线夹与导线间的接触面,也就是说所有电气连接线夹的内部结构。采用线夹与导线的密贴结构,安装好后的线夹在长时间,大电流,高气温的情况下要比现在使用的传统电气连接线夹更好。线夹的外观形状和现有电气连接线夹的一样,可以为线鼻子,电气连接线夹,等等外观形状根据不同要求设定,也可制作成导电垫圈直接安装在传统电气连接线夹与导线之间、设备线夹与导线之间或线鼻子与导线连接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电气连接线夹,采用的内部结构是和导线的表面形状一致,因此安装好的线夹与导线完全密贴,接触面积更是大了好多倍。同时增大的不只是接触面积,也减小了接触电阻,增大了电流的导通。由于采用了密闭式结构,也防止了带有腐蚀性物体的进入,给后续维护工作减少了工作量。所以说适合长时间、大电流、高气温的状态下运营。本发明也做到了节省国家资源,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下线夹可以做的更小,达到要求即可,从而达到节省有色金属。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凹槽1为半圆形槽。各所述弧形凹槽1呈螺旋状盘绕,螺旋角度根据绞线编织的角度制成。(一般通常使用的绞线编织角度为15度)整个接触面完全紧扣在导线的裸露表皮上,从而增大线夹与导线的接触面积减小电阻。
本发明的安装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栋梁,未经马栋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54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R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
H01R11-00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开的连接位置用来或可能用来使导电部件互连的各连接元件,例如: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某些其他电线;接线柱或导电部件;接线盒进行电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
H01R11-01 .以其连接位置之间导电互连的形式或安排为特点区分的
H01R11-03 .以各连接元件上连接位置的类型或以连接位置与导电部件之间的连接类型为特征的
H01R11-11 .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其他电线、端子或导电部件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或抽头部件
H01R11-12 ..终接于环、钩或叉的端接片
H01R11-16 ..终接于焊头或插座的端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