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图像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5349.0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8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安井裕信;花井晶章;吉井秀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13/00 | 分类号: | H04N13/00;G02B27/22;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马建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图像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尤其是涉及经由快门眼镜观看以时间分割的方式显示在液晶面板的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来虚拟地给图像带来立体感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用于使用户虚拟地得到立体感的图像显示技术,已开发出利用了两眼视差的立体图像显示技术。该立体图像显示技术是如下方式:在时间上交替切换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而显示到显示器,利用与图像切换时刻同步地关闭左右各自的视野的快门眼镜来观看显示器,由此,在时间上将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分离,使用户的左眼和右眼分别观看到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从而虚拟地给图像带来立体感。
在这样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中,存在产生如下的三维(3D)串扰的问题:在观测者的右眼入射本来不应入射的左眼用图像,或者在左眼入射本来不应入射的右眼用图像。
此外,存在如下问题:因温度变化和老化,用作在液晶面板背面发光的背光源的光源的亮度和白色发生变化。
对于这些问题,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公开有如下技术:通过发光颜色不同的3种背光源以及与发光颜色对应的光传感器,使得相对于背光源的温度变化和老化,发光颜色始终等于设定值。
在专利文献2所示的立体视频显示装置中公开有如下技术:通过与视频同步地扫描分割后的背光源,依次点亮较短期间(背光源扫描),以此来抑制3D串扰。
此外,在专利文献3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公开有如下技术:分割背光源,根据输入图像信号的亮度改变各个背光源的发光期间即亮度,提高对比度,此外,使背光源的发光时刻与液晶的改写同步地改变相位,依次发光较短期间,以此来抑制3D串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95689号公报(第3页,图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76928号公报(第6-7页,图2)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141324号公报(第9-11页,图11、12)
但是,在利用专利文献1那样的发光颜色不同的背光源,进行专利文献2、3那样的分割背光源,根据输入图像的亮度来改变背光源的发光期间,并与图像同步地依次扫描发光的控制的情况下,由于背光源被分割,因此,光传感器受到相邻的背光源的光量的影响,光传感器的输出值不固定,结果,有可能光源的发光颜色不能等于设定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即使在使用由多个背光源构成的光源的情况下,也能够相对于背光源的温度变化和老化,使光源的发光颜色等于设定值,并且能够抑制3D串扰。
本发明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具有:液晶面板部,其基于立体图像信号从液晶面板画面的上部向下部被依次进行水平扫描,由此根据所述立体图像信号的灰度改变光的透过率;导光部,其设置在所述液晶面板部的背面侧,接收来自光源部的光,将其扩散成均匀的面光源;光检测部,其检测所述导光部发出的光的光强度;以及光源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光源部的发光强度值,使得所述光检测部的光检测值等于预先设定的基准光检测值,所述光源部包含多个背光源,该多个背光源与将所述液晶面板画面假想地分割成多个而成的各个区域对应地设置,所述多个背光源的发光强度是基于所述发光强度值而控制的,点亮和熄灭是根据发光驱动信号来控制的,所述发光驱动信号构成为与所述立体图像信号同步地使所述多个背光源依次点亮,并在预定的时刻使所述多个背光源一齐点亮,并且,基于所述立体图像信号的图像信息分别控制所述多个背光源的发光期间,所述光检测部基于光检测选通信号进行控制,使得在使所述多个背光源一齐点亮的时刻进行检测动作。
根据本发明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能够同时提高对比度和抑制3D串扰,并且,通过进行稳定的光检测,能够得到相对于背光源的温度变化和时间经过,背光源的亮度和颜色不会变化的效果。此外,由于在背光源一齐点亮的情况下进行光检测,因此,无论将光检测部配置在导光部和液晶面板部之间的何处,都能够检测出相同的光检测值,能够得到配置自由度增加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说明图像转换部的动作的图。
图3是说明位于液晶面板部背面的导光部、光源部、光检测部的结构的图。
图4是说明图像转换部的动作的图。
图5是说明图像分析部的动作的图。
图6是示出液晶的响应特性和发光驱动信号的时序的图。
图7是示出液晶的响应特性和发光驱动信号的时序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53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