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负式作业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5337.8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2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雄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牧田 |
主分类号: | E01H1/08 | 分类号: | E01H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负 作业 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负式鼓风机或背负式集尘机等借助振动抑制部件将鼓风机单元搭载于由操作人员背负的背负框架而成的背负式作业机械,上述鼓风机单元将利用由原动机驱动的风扇的旋转而吸引的空气喷出。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作为该种背负式作业机械的背负式鼓风机。在该背负式鼓风机中,借助振动抑制部件将鼓风机单元搭载于由操作人员背负的背负框架,使用于排出空气的送风管与该鼓风机单元的喷出管道相连结,操作人员把持该送风管而使用该背负式鼓风机,上述鼓风机单元将利用由原动机驱动的风扇的旋转而吸引的空气喷出。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7696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背负式鼓风机中,由于借助振动抑制部件将鼓风机单元搭载于背负框架,所以鼓风机单元的振动不易传递到操作人员的背部。但是,由操作人员把持的送风管与作为振动源的鼓风机单元相连结,所以存在随着把持因鼓风机单元而振动的送风管,操作人员感到疲劳的缺点。为了应对该问题,在送风管的比由操作人员把持的把手靠基端侧的位置设置波纹管部,但是波纹管部的弯曲刚性存在极限,所以不能完全抑制来自鼓风机单元的振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应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鼓风机单元的振动不会传递到由操作人员把持的送风管的背负式鼓风机等背负式作业机械。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背负式作业机械,其包括:背负框架,其供操作人员背负;鼓风机单元,其借助振动抑制部件搭载于背负框架,该鼓风机单元用于将利用由原动机驱动的风扇的旋转而吸引的空气喷出;和通风管,其用于与鼓风机单元的通风管道相连通而吸引或排出空气,操作人员把持通风管而使用该背负式作业机械,该背负式作业机械的特征在于,将通风管支承于背负框架,将通风管的基端部浮动地组装于通风管道的开口端部而使通风管与通风管道相连通。
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背负式作业机械中,鼓风机单元的振动不从通风管道传递到通风管,即使操作人员把持通风管而使用该背负式作业机械,也不易疲劳。
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背负式鼓风机中,当在鼓风机单元的通风管道的开口端部与通风管的基端部之间夹装有防止漏风的密封件,以使鼓风机单元的振动不会施加于通风管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自通风管吸引或喷出的风量的减少。
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背负式作业机械中,在使用柔软的海绵材料作为密封件的情况下,能使密封件的加工容易进行。
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背负式作业机械中,在使通风管与通风管道相连通而喷出空气时,能够将该背负式作业机械用作背负式鼓风机,在使通风管与通风管道相连通而吸引空气时,能够将该背负式作业机械用作背负式集尘机。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背负式作业机械的第1实施方式的背负式鼓风机的从斜后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背负式鼓风机的从斜前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3是将送风管的基端部浮动地组装于喷出管道的剖视图。
图4的(a)~(d)是表示将送风管的基端部浮动地组装于喷出管道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5的(a)是在喷出管道与送风管的基端部之间夹装有密封件的第2实施方式的背负式鼓风机的剖视图,图5的(b)是图5的(a)的A–A剖视图。
图6是在喷出管道与送风管的基端部之间夹装有由橡胶片构成的密封件时的剖视图。
图7是作为本发明的背负式作业机械的第3实施方式的背负式集尘机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作为本发明的背负式作业机械的背负式鼓风机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背负式鼓风机10中,借助振动抑制部件(螺旋弹簧23,固定架)将鼓风机单元20安装于由操作人员背负的背负框架11,上述鼓风机单元20用于将利用由原动机21驱动的风扇的旋转而吸引的空气喷出,使用于排出空气的送风管(通风管)30与鼓风机单元20的喷出管道(通风管道)24相连通。如图3所示,在该背负式鼓风机10中,送风管30的基端部借助支承臂13被背负框架11支承,而浮动地组装于喷出管道24的开口端部,使送风管30的基端部与喷出管道24相连通,从而鼓风机单元20的振动不会传递到送风管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牧田,未经株式会社牧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53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汽兰金循环太阳能设备和用于操作这样的设备的方法
- 下一篇:着色粘合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