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温室脊热的回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94634.0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3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缪祥辉;杨春建;孙义;杨川陵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 |
代理公司: | 西宁工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3102 | 代理人: | 全宏毅 |
地址: | 810001 青海***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温室 回收 方法 | ||
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日光温室热能的回收利用技术领域,特别
涉及一种太阳能温室脊热的回收方法。
二、技术背景:实践表明,现有的温室受内部结构约束,在其温室内带有大量热能的气体无法进行顺畅地循环,经过大量地研究和观察,在太阳热能的驱动下,在日光温室的脊顶部分往往会迅速形成热量的聚集区,即使在寒冷的冬季,只要有太阳光的照射,该部分区域的温度都能达到40~60°,当该区域不断地扩展并向下延伸至植物生长区后,极易对其温室内的植物造成伤害,甚至导致植株早衰或青干直至死亡。面对这种情况,人们通常会无耐地采取打开脊顶上的通风窗的办法,使该部分热量大量地排出温室外,而排出的这部分热量相当于温室日间所接收的总热值的15~30%,而对于热量不足的温室冬季的蔬菜生产,这部分热量的丢失确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如何有效回收利用这些热量为温室蔬菜的生产,是人们正在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而研制的一种太阳能温室脊热回收方法,该太阳能温室脊热的回收方法可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带来的上述不足,此温室脊热的回收方法的主要创新点是将有害于农作物的热量并且是十分宝贵的热量进行了有效地无害化地回收利用,开拓了日光温室热量高效利用的新途径,其思路和技术方案十分新颖,在日光温室的应用上
当属首创,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其技术方案是:这种太阳能温室脊热的回收方法的特征是它由温室的脊热采集、脊部热量转移、脊部热量交换三个工序完成,温室的脊热采集是在日光温室的脊部下方10-40cm处进行采集温室脊部高热空气中的热量,温室的脊热采集有两种采集方法,一种是直接采集温室脊部的高热空气法,第二种是以水为吸热介质来吸收温室脊部热量法,脊部热量转移中采用输送管道和动力泵将温室的脊热采集中得到的含热介质输送至脊部热量交换工序中处理,脊部热量交换是把得到的含热介质中的热量用蓄热体进行交换储存应用。蓄热体可以为水或土壤或水泥预制构件,即蓄热体可采用以下三种类型:一是采用PVC管盘绕在种植区40-60cm下的土壤内,以土壤为蓄热体,直接增加耕作区土壤温度,此方式在气温特别寒冷,冬季土壤温度偏低而明显制约植物生长的地区效果较好。二是在走道等非种植区设置中空水泥或中空砖等构件,做为蓄热体,利用水泥预制构件蓄热系数较大的特性,让水泥预制构件吸热,当晚上室外气温下降后,水泥预制构件内部的热量逐步释放出来再补充温室中散失的热量,让温室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温度水平,维持作物的正常生长。三是以温室内的灌溉用水做为蓄热体,将输热管开口置于蓄水池底部,热空气通过水体向外排出的同时,也将池水加热,被加热的池水在晚间放出热量,或通过灌溉来提升土壤温度。温室的脊热采集工序是在日光温室的脊部进行采集温室脊部高热空气中热量的过程,直接采集温室脊部的高热空气法是在日光温室的脊部下方10-40cm处进行直接采集温室脊部高热空气的方法,此方法比较经济适用;以水为吸热介质来吸收温室脊部热量法是以温度较低的水作为吸热介质来吸收温室脊部热量的方法,此方法热量转移效率较高,但投资较大。脊部热量转移工序是采用输送管道和动力泵将温室的脊热采集中得到的含热介质输送至脊部热量交换工序中的过程,脊部热量交换工序是把得到的含热介质中的热量用蓄热体进行交换储存应用的过程。
这种太阳能温室脊热的回收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温室脊热从脊热区导出至温度较低的蓄热体内,再利用这部分热量在夜间或阴天来提升或保持土壤或温室的温度,使温室内的农作物能够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茁壮生长。此发明的主要创新点是将温室内的有害热量进行了有效的无害化利用,开拓了日光温室热量高效利用的新途径。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这种太阳能温室脊热的回收方法是它由温室的脊热采集、脊部热量转移、脊部热量交换三个工序完成,温室的脊热采集是在日光温室的脊部下方10cm处采用直接采集温室脊部的高热空气法采集温室脊部的高热空气,脊部热量转移中采用输送管道和动力泵将温室的脊热采集中得到的含热高热空气输送至脊部热量交换工序中,脊部热量交换中把得到的含热高热空气中的热量采用PVC管盘绕在种植区40-60cm下的土壤内,以土壤为蓄热体,直接增加耕作区土壤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未经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46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实验固定笼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果树剪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