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具有抗菌作用的链霉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3667.3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9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冯广达;朱红惠;陈美群;羊宋贞;王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2;A01P1/00;C12R1/465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 |
地址: | 510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抗菌 作用 霉菌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具有抗菌作用的链霉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使得由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同时也导致许多致病菌对抗生素类药物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临床上把能够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呈现抗性的病原菌叫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极大的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万古霉素被公认为目前最有效的抗生素,但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已出现。2010年在南亚发现的新型超级病菌NDM-1,它对替加环素和黏菌素以外的所有已知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耐药菌株的逐渐增多及其耐药性的不断增强限制了现有抗生素的临床治疗效果,寻找和开发新型抗生素资源势在必行。青枯病是由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致的一种植物毁灭性病害,在全球许多地方都有分布,但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生危害最为严重。它能够侵染40个科200多种栽培作物和野生植物,其中包括马铃薯、烟草、番茄、茄子、尖辣椒、青椒和花生等。目前植物病害的防治主要以化学农药为主。化学农药具有药性强、易使植物病原菌产生抗性和难降解等特点,给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使得农产品农残超标,通过食物链威胁人们的健康,这已经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物农药是指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作为农药,以及人工合成的与天然化合物结构相同的农药。生物农药具有生产原料来源广泛,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毒副作用小、对环境兼容性好等特点,已成为了全球农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常年种植粮食作物1亿hm2以上,棉花480万hm2以上,油料作物1400万hm2以上,蔬菜瓜果1800万hm2以上,常年需要防治面积超过3亿hm2,但采用生物药防治病虫害的只占10%左右。现有的生物农药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且存在仿制国外产品、缺乏原创性、稳定性差等问题。因此,不断开发新型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农药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放线菌代谢具有多样性,能够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极其丰富,是新型抗生素的主要来源。海洋放线菌由于其独特的生存环境,可能蕴藏着具有特殊的抗菌作用的代谢产物。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链霉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GIM4.116,属于放线菌目(Actinomycete)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已于2013年3月4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地址:中国武汉市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3064。
本发明通过实验发现,链霉菌(Streptomyces sp.)GIM4.116的M2+培养基发酵的代谢产物的粗提物对普通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尤其是对白色念珠菌,抑菌圈直径达到了29.33mm。链霉菌GIM4.116的M2+培养基发酵的代谢产物的粗提物对耐11种抗生素的大肠杆菌菌株460和菌株480均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对耐13种抗生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206也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随着耐药菌浓度增高抑菌圈直径有所降低,但仍有明显的抑制效果。链霉菌GIM4.116的M2+培养基的发酵产物的粗提物对导致三种植物青枯病的病原菌菌株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抑菌圈直径约24mm,说明链霉菌GIM4.116在防治植物青枯病方面也有着极大的应用潜力。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GIM4.116可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应用,是以链霉菌(Streptomyces sp.)GIM4.116作为发酵菌株,M2+培养基作为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后的代谢产物(进一步优选为将代谢产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后的萃取物)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M2+培养基每升含有大麦提取物10g,葡萄糖4g,酵母提取物4g,余量为水,pH7.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36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灯具
- 下一篇:通过煤基直接还原焙烧分离海滨钛磁铁矿中铁和钛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