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化壳淋积型离子稀土矿的浸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3492.6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5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罗仙平;陈晓明;梁长利;周贺鹏;邹丽萍;钱有军;唐学昆;罗才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59/00 | 分类号: | C22B59/00;C22B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李迎春;李子健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化壳 淋积型 离子 稀土 浸出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风化壳淋积型离子稀土矿的浸出方法,涉及一种湿法冶金浸出稀土工艺的改进。
背景技术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石英、斜长石、钾长石、高岭石和白云母等是组成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主要矿石矿物,稀土主要以离子形式吸附于高岭石、埃洛石、伊利石等黏土矿物中,当稀土离子遇到化学性质更活泼的电解质阳离子(Na+、K+、NH4+、H+等)能被其从粘土矿物中交换解析下来。
风化壳淋积性稀土矿提取先后采用氯化钠和硫酸铵作为浸出剂,硫酸铵的浸取选择性明显优于氯化钠,有利于浸取液中稀土离子的提取,因此是目前稀土浸出的主要浸出剂。然而,硫酸铵浸出稀土的浸出率低,浸出剂耗量大,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会产生大量氨氮废水,因此研究开发高效浸出剂不仅可以提高稀土的浸出率,而且可以降低氨氮废水生成,实现经济、环保的稀土提取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浸出剂的用量,提高浸出率,降低氨氮废水的生成风化壳淋积型离子稀土矿的浸出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风化壳淋积型离子稀土矿的浸出方法,其浸出过程包括加入浸出剂进行浸出,其特征在于其浸出过程还加入富里酸作助浸剂。
本发明的一种风化壳淋积型离子稀土矿的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浸出过程加入助浸剂富里酸的量为1g/L。
本发明的一种风化壳淋积型离子稀土矿的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浸出过程加入的浸出剂为氯化钾、氯化钠、硫酸铵、氯化镁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一种风化壳淋积型离子稀土矿的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浸出过程的步骤包括:
(1)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加入浸出柱;
(2)将稀土浸出剂和助浸剂溶解、混合;
(3)将配置好的浸出剂和助浸剂进行淋洗后,收集浸出液。
本发明的一种风化壳淋积型离子稀土矿的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浸出过程的浸出剂浓度为10~80g/L,助浸剂浓度为0.5~1.5g/L。
本发明的一种风化壳淋积型离子稀土矿的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浸出过程本发明的一种风化壳淋积型离子稀土矿的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配置好的浸出剂和助浸剂按照0.2~0.6mL/min的流速进行淋洗,按浸出液固比为0.05~0.40mL/g收集浸出液。
本发明的一种风化壳淋积型离子稀土矿的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浸出过程浸出方式:柱浸淋洗,稀土浸出剂:硫酸铵30g/L,助浸剂:富里酸,助浸剂浓度1g/L,液固比:0.40mL/g,浸出流速:0.42mL/min。
本发明的一种风化壳淋积型离子稀土矿的浸出方法,在减少硫酸铵用量的条件下显著促进了稀土的柱浸效果,在提高稀土浸出率的同时降低了浸出剂硫酸铵的用量,有效降低了稀土提取的成本和氨氮废水的生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浸出剂种类对稀土浸出率影响曲线。
图2为助浸剂富里酸浓度对稀土浸出率影响曲线。
图3为硫酸铵浓度对浸出率的影响曲线。
图4 为pH对稀土浸出影响曲线。
图5为浸出剂流速对稀土浸出率影响曲线。
图6为液固比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风化壳淋积型离子稀土矿的浸出方法,其浸出过程包括加入浸出剂进行浸出,其浸出过程还加入富里酸作助浸剂,加入助浸剂富里酸的量为0.5~1.5g/L。
本发明的一种风化壳淋积型离子稀土矿的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浸出过程的步骤包括:
(1)其A装柱:将300g全粒径的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转入直径为4.5cm的浸出柱。
B浸出剂配制:将稀土浸出剂和助浸剂溶解、混合均匀,浸出剂浓度为10~80g/L,助浸剂浓度为0.5~1.5g/L。
C控速淋浸:将配置好的浸出剂按照0.2~0.6mL/min的流速进行淋洗,按浸出液固比为0.05~0.40mL/g收集浸出液。
D最佳工艺条件为:浸出方式:柱浸淋洗,稀土浸出剂:硫酸铵30g/L,助浸剂:富里酸,助浸剂浓度1g/L,液固比:0.30mL/g,浸出流速:0.42m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34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冷水变流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管路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