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济型再生铅冶炼烟气脱硫除尘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3048.4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9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尚诚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诚德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47/06;B01D21/26;C01F11/46;C01F11/4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吴启运 |
地址: | 2365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经济型 再生 冶炼 烟气 脱硫 除尘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再生铅冶炼环保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经济型再生铅冶炼烟气脱硫除尘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在铅酸蓄电池回收冶炼过程中,由于极板和铅膏中吸附有大量的硫酸,在含铅废料冶炼过程中,虽经脱硫预处理,但仍有相当量的含硫物质难以脱除干净,进入冶炼必然会产生一定的SO2和SO3,这种富含SO2和SO3的烟气若不经脱硫处理直接排入大气,会造成大气污染,形成酸雨,危害植物,被人吸入支气管和肺部会出现明显的刺激症状,引起咳嗽,使肺组织受损,眼睛接触会流泪损坏眼膜,长期接触含硫气体会导致慢性中毒,使人机体免疫受到明显抑制。全国多数再生铅冶炼企业多数先前都采取碱液洗涤石灰固硫方法脱硫,后改进为直接采取石灰/石灰石—石灰膏法喷淋进行烟气脱硫。两种方法都存在喷淋碱性液体与SO2和SO3反应脱硫时因液体呈碱性易与烟气中大量的CO2发生反应,使脱硫剂消耗量成倍增加,脱硫成本巨大,实际冶炼生产中难以应用。同时由于冶炼烟气虽经重力、袋式等多道程序除尘,其尾气中依然含有超标的铅尘,铅尘含量超过1毫克/m3,石灰/石灰石—石灰膏法能够通过石灰膏(粉)喷淋吸附脱除微细的铅尘,但脱除的铅尘与脱硫产物亚硫酸钙、硫酸钙混杂在一起无法分离,脱硫产物的铅尘二次污染使脱硫产物难以利用,堆积如山,又不能随处抛弃。如何降低脱硫成本、避免脱硫产物二次铅尘污染,关系到脱硫技术能否得到实际应用。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经济型再生铅冶炼烟气脱硫除尘的方法,以去除再生铅冶炼烟气中的SO2、SO3和铅尘,并且脱硫除尘产物可以回收再利用,产生经济效益。
本发明利用铅尘、SO2、SO3和CO2在偏酸性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存在明显差异的性质,即铅尘不溶于水、SO3易被水吸收、SO2在水中溶解度是CO2的40倍,通过水喷淋吸收将铅尘、SO2和SO3与CO2等气体分离,降低脱硫投入成本,再利用沉淀离心除尘原理将铅尘与SO2和SO3的水溶液分离,最后用适量生石灰固硫脱除水中的SO2、SO3等含硫物质,澄清的水循环再利用,脱硫产物可制作建材进行废物利用。
本发明经济型再生铅冶炼烟气脱硫除尘的方法,包括淋洗、脱尘和固硫各单元过程:
所述淋洗是用pH值6.5-7的淋洗液对再生铅冶炼烟气进行喷淋,吸收铅尘、SO2和SO3,淋洗液的喷淋量和再生铅冶炼烟气的流量比不低于1:10(体积比),收集喷淋后的淋洗液,淋洗液中富含铅尘、SO2和SO3;初次喷淋时用pH值6.5-7的水作为淋洗液,该水包括自来水、井水等,正常运行后以固硫过程中得到的滤液作为淋洗液,滤液的量不够时补充井水即可,淋洗液pH值始终控制在6.5-7。
所述脱尘是将喷淋后的淋洗液离心处理,分离沉淀和清液,沉淀即为铅尘,清液中富含SO2和SO3的水合物;所得铅尘可以回收冶炼。
所述固硫是向所述清液中加入生石灰,边加入边搅拌,混合均匀,静置沉淀后过滤分离即得脱硫产物,滤液回收用于淋洗时的淋洗液。脱硫产物主要成分为硫酸钙和亚硫酸钙,在脱硫产物中添加沙石等骨料和石灰等成分,搅拌挤压成型,再蒸压可以加工成免烧砖作建材使用。生石灰的添加量视烟气中SO2和SO3含量大小确定,具体的要求是使滤液的pH值控制在6.5-7即可。
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将再生铅冶炼烟气从烟气入口1自下而上导入脱硫除尘塔2中,再生铅冶炼烟气经多孔分散筛3分散均匀,淋洗液从水雾喷头5雾化喷出自上而下喷淋再生铅冶炼烟气,再生铅冶炼烟气中的铅尘因自身重力及淋洗液的淋洗吸附向下沉淀,SO2和SO3被淋洗液吸收,CO2等其它尾气因在淋洗液(酸性水溶液)中溶解度极小不能被吸收而由烟道10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诚德,未经尚诚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30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