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熔融纺丝法制备智能调温纤维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92802.2 | 申请日: | 2013-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3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 发明(设计)人: | 朱美芳;相恒学;许文菊;王世超;陈少华;成艳华;闻晓霜;李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1F6/46 | 分类号: | D01F6/46;D01F6/92;D01F6/90;D01F1/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 |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融 纺丝 法制 智能 调温 纤维 方法 | ||
1.一种熔融纺丝法制备智能调温纤维的方法,包括:
(1)利用石墨烯、硫化铜和聚乙二醇经共混法制备三元复合相变介质;
或利用石墨烯、硫化铜和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经三维网络法制备三元复合相变介质;
(2)将上述三元复合相变介质与聚合物基质进行共混制备纺丝级切片,并干燥,最后经熔融纺丝法纺制成智能调温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融纺丝法制备智能调温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石墨烯、硫化铜和聚乙二醇三者的质量比为1~50:1~50:1000;石墨烯、硫化铜和聚乙二醇丙烯酸酯三者的质量比为1~50:1~50:1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融纺丝法制备智能调温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共混法中共混温度为60~80°C,共混时间为2~4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融纺丝法制备智能调温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三维网络法为:将石墨烯、硫化铜和聚乙二醇丙烯酸酯混合后,加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或二乙烯基苯作为交联剂,然后经光辐射交联或溶液自由基聚合而成,其中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的分子量为1000~20000,交联剂占单体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的摩尔分数为20~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融纺丝法制备智能调温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聚合物基质为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聚酰胺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融纺丝法制备智能调温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三元复合相变介质与聚合物基质的质量比5:95~40:60,共混的温度为180~300°C。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融纺丝法制备智能调温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干燥为干燥至切片的含水率为50~100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28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