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pidaecin型抗菌肽在毕赤酵母菌中的表达及扩大培养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92617.3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2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业;赵珺;赵海燕;张炜;陈熙明;温满仓;焦康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智信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63 | 分类号: | C12N15/63;C12P21/02;C12R1/8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pidaecin 抗菌 酵母菌 中的 表达 扩大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Apidaecin型抗菌肽在毕赤酵母菌中的表达及扩大培养。
背景技术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重点中,将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列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自从发现抗生素以后人类的健康事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然而随着滥用抗生素导致了大量耐药菌的出现。所有的常规抗生素都出现了相应的抗药性致病株系,致病菌的抗药性问题已经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寻找全新类型的抗生素是解决抗药性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抗菌肽又叫抗微生物肽、抗生素肽,是生物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活性小肽。这类生物活性小肽是非专一性的免疫应答产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它不仅能抗多种细菌或真菌,而且还抗原虫、病毒或肿瘤细胞。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均有抑杀作用,最重要的是可以杀伤动物体内的肿瘤细胞,却又不破坏动物体内的正常细胞[1]。迄今,已在许多生物包括动物(昆虫、鸟类等)、植物及原核生物中发现600多种内源性抗菌活性肽,其中许多抗菌肽的cDNA已被克隆测序,并对某些抗菌肽基因进行了初步的基因定位和表达调控的研究[2]。近几年来,有关抗菌肽及其应用已逐渐成为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生理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在医药卫生、农业生产、食品工业等都有广泛的应用及前景。
Apidaecin型抗菌肽指由昆虫细胞诱导表达的一类小的、富含脯氨酸 (Pro) 的、长度为18-20个氨基酸的抗菌肽。结构分析表明,Apidaecin含有两个活性区域,即决定抗菌肽抗菌活性的保守区和决定抗菌肽抗菌谱的可变区。Apidaecin为由基因编码的没有经过翻译后修饰的抗菌肽,其主要对一些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抑菌活性。Apidaecin发挥抑菌活性的机制包括以下几步:首先Apidaecin非特异性地结合于细菌细胞外膜的脂多糖 (LPS) ,随后进入细胞内外膜之间的外周胞质,并通过一种特异性的方式不可逆地与细胞内膜的受体/停靠蛋白(可能是定位于细胞内膜上的一种酶型转运系统)结合;最终,抗菌肽进入细胞内部并与其最终的靶蛋白相互作用。Apidaecin独特的作用机制使其成为有潜力的传统抗生素的替代品。
以往提取Apidaecin型抗菌肽的方法总共有两种:一是直接从蜜蜂体内通过化学的方法提取,这种方法将会引入很多毒性的化学试剂,并且产量非常的低,这种方法经常会用在科学研究中,而不适合大规模生产,还有一种方法是利用已经比较成熟的链霉菌、大肠杆菌和乳酸乳球菌等原核细菌表达系统去表达,但是,Apidaecin型抗菌肽对原核细胞具有杀灭的作用,这种现象导致其发酵过程很难顺利完成,产量也比较低,所以,这种方法也很难实现大规模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Apidaecin型抗菌肽在毕赤酵母菌中的表达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实现Apidaecin型抗菌肽的规模化生产。
毕赤酵母是一种可高效表达外源蛋白的表达系统,具有遗传稳定性。毕赤酵母的醇氧化酶(AOX)基因的启动子具有强诱导性和强启动性,适于外源基因的高水平诱导表达,可高密度发酵等许多优点,应用十分广泛,已有数百种外源蛋白在该系统中获得表达。关于Apidaecin型抗菌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未见报道。
本发明提供了Apidaecin型抗菌肽在毕赤酵母菌中的表达方法,步骤如下:
(1)、Apidaecin型抗菌肽的修饰;
(2)、构建表达载体;
(3)、酶切重组质粒,电击转化毕赤酵母感受态细胞;
(4)、Apidaecin型抗菌肽的表达。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修饰是在5’端加入Kex2信号肽酶的切割识别位点,整个基因前后分别加入XhoI和Not I位点。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电击转化的条件为:电压为:1.5kv,电击4ms,电击一律在冰上进行;电击完毕后,放置于0℃预冷过的质量浓度为60%的山梨醇溶液中。
进一步地,步骤(4)中Apidaecin型抗菌肽的表达是先用BMGY培养基进行培养,离心将菌体重悬后,再在摇床上继续培养。
进一步地,所述BMGY培养基的配比为:质量百分数为2%的蛋白胨,1%的酵母提取物,100mmol/L的磷酸钾缓冲液,1.34%的酵母氮碱基,0.4μg/mL的维生素H,1%的甘油,其余为ddH2O;其中,100mmol/L磷酸钾缓冲液在加入培养基前调pH至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智信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甘肃智信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26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