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流卷烟滤棒及引流卷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92526.X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0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孔浩辉;陈森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D3/04 | 分类号: | A24D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卷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烟,尤其涉及一种设有能够在抽吸时自动对烟气引流的卷烟滤棒及卷烟。
背景技术
现有卷烟产品中,通常采用过滤嘴对卷烟主流烟气中的焦油进行过滤。现有技术中的过滤嘴结构简单,由于气流动力学的特点,卷烟主流烟气流经滤棒时,中心部位气流速和气流量最大,而外围气流速和气流量低,参见图1,图1中带箭头的线条代表气流线,气流线越长表示流速越大,气溶胶颗粒越多。由图1可以看出,现有技术的卷烟产品,主流烟气主要从滤棒中间部位逸出,滤棒外围部分逸出较少,这使得滤棒中间丝束利用效率过高,而外围丝束利用效率较低,从而导致吸烟后滤棒末端变为黄褐色,尤其是中间部分,这样会影响观感。
由此可见,如何使得吸烟后滤棒不会变成这种令人生厌的黄褐色色泽,即如何调节吸烟后滤棒的色泽,这是本领域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流卷烟滤棒,可以自行对烟气引流,调节吸烟后滤棒的色泽。基于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引流卷烟。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引流卷烟滤棒,包括滤棒主体,在滤棒主体中设有一球体状的引流件,沿滤棒主体的径向,所述引流件位于滤棒主体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引流球直径为2mm以上,且所述引流件的直径小于所述滤棒主体的直径,所述滤棒主体的直径与所述引流件的直径差为1mm以上。
优选地,所述滤棒主体包括丝束滤芯以及沿丝束滤芯外周包覆丝束滤芯的包装纸,沿烟气入口到烟气出口的方向,所述丝束滤芯分为第一段滤芯及第二段滤芯。
优选地,所述引流件的一部分位于第一段滤芯中,另一部分位于第二段滤芯中。
优选地,所述引流件全部嵌入第一段滤芯或第二段滤芯中。
优选地,所述引流件由微孔性材料或木质材料或表面光滑的惰性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引流件的外端部与滤棒主体外端部的距离为11-14mm。
优选地,所述引流件的外端部与滤棒主体外端部的距离为12-13mm。
优选地,所述引流件的外端部与滤棒主体外端部的距离为11-13mm。
优选地,所述引流件的外端部与滤棒主体外端部的距离为13-14mm。
优选地,所述引流件的外端部与滤棒主体外端部的距离为12-14mm。
本发明的一种引流卷烟,包括烟丝棒和滤棒,所述滤棒为前述技术方案中的引流卷烟滤棒。
与现有技术中的卷烟相比,本发明的引流卷烟滤棒,由于在卷烟滤棒主体中设置球体状的引流件,引流件位于滤棒主体的中心位置处,引流球直径为2mm以上,且引流件的直径小于滤棒主体的直径,滤棒主体的直径与引流件的直径差为1mm以上,因而应用在卷烟上时,使流经滤棒中心位置的烟气被迫向滤棒外围转向,绕开引流件,而从引流件两侧经过引流件,经过引流件后,由于吸烟过程的抽吸作用,使得烟气除沿滤棒外围流动外,同时向滤棒中心位置流动,这一方面提高了卷烟滤棒外围丝束的过滤作用,另一方面延长了烟气在滤棒中的流动路径,从而提高了滤棒的过滤效率,实现吸烟后滤棒色泽的调节,使得吸烟后滤棒不会呈现黄褐色的色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卷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引流卷烟滤棒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利用气流动力学原理,改变吸烟过程中卷烟主流烟气在滤棒中的流向,实现吸烟后滤棒色泽的调节。
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引流卷烟滤棒1包括滤棒主体,所述滤棒主体包括丝束滤芯以及包覆丝束滤芯的包装纸,其中,沿烟气入口到烟气出口的方向,丝束滤芯包括第一段滤芯11、第二段滤芯12,在第一段滤芯、第二段滤芯之间还设有一引流件13,引流件13一部分位于第一段滤芯11中,一部分位于第二段滤芯12中;引流件13为球体状,其直径D1为6mm,而滤棒主体的直径D2为8mm,引流件外端部与第二段滤芯外端部的距离H为11mm。沿滤棒主体的径向,引流件处于滤棒主体中心位置处。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卷烟滤棒在应用到卷烟中去,在抽吸时,使流经滤棒中心位置的烟气被迫向滤棒外围转向,绕开引流件,经过引流件后,由于吸烟过程的抽吸作用,使得烟气除沿滤棒外围流动外,同时向滤棒中心位置流动,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外围丝束的过滤作用,一方面延长了烟气在滤棒中的流动路径,从而提高了滤棒的过滤效率,实现吸烟后滤棒色泽的调节。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25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验室自循环供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物联网衣柜装置、系统及其智能搭配推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