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轴多点自动点焊装置及使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92171.4 | 申请日: | 2013-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3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 发明(设计)人: | 窦川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窦川忠 |
| 主分类号: | B23K11/11 | 分类号: | B23K11/11;B23K11/30;B23K11/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1506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点 自动 点焊 装置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点焊设备技术,特别是一种能自动控制点焊操作运行,连续完成一个平面内多点焊接的快速点焊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多点焊接加工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此类产品生产中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目前多采用单点焊接或多点焊接等作业方式。单点焊接设备一般为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而且焊接质量不稳定,往往需要配置多套同类设备和操作人员;现用多点焊接设备采用多套固定点焊电极组,则结构庞大,设备成本高,对产品适应性差,调整困难,需要电流、电压大,耗电多,而且只能满足焊件形状规则,焊点较少的焊接作业。因此,需要对现有点焊设备进行改进,提出一种结构更完善,性能更好的点焊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两轴多点自动点焊装置及使用方法,该装置和方法能够能灵活快速地完成多点焊接,对各种焊接产品适应性强,而且能自动控制焊机和工件运作,实现高效、高质、低能耗、低配员的效果。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两轴多点自动点焊装置,该装置设有点焊机、旋转工件台、工件胎模、机座和变压器,所述点焊机设有上点焊臂和下点焊臂,所述上点焊臂设有自上至下依序连接的上气缸、上电极座、上电极;所述下点焊臂设有自下至上依序连接的下气缸、下电极座、下电极;所述旋转工件台设有电机、减速机、传动轴、凸轮分割器组成的驱动部件和圆盘形台面,在该圆盘形台面上设有数个工件胎模,旋转工作台设置在上、下点焊臂的中间;其特征是:所述点焊机为两轴点焊机,即在上点焊臂上方设有一个X轴直线模组和一个Y轴直线模组,所述X轴直线模组设有:纵向移动驱动电机、纵向移动驱动丝杠和纵向滑块及纵向滑轨,所述纵向移动驱动电机与纵向移动驱动丝杠联接,所述纵向移动驱动丝杠与纵向滑块组成纵向螺纹传动机构,所述纵向滑块两侧分别与纵向滑轨配装,上点焊臂安装在该纵向滑块上;所述Y轴直线模组设有:两轴连接板、横向移动驱动电机、横向移动驱动丝杠和横向滑块及横向滑轨,所述横向移动驱动电机与横向移动驱动丝杠联接,所述横向移动驱动丝杠与横向滑块组成横向螺纹传动机构,所述横向滑块两侧分别与横向滑轨配装,上点焊臂安装在该横向滑块上,所述Y轴直线模组通过两轴连接板与所述X轴直线模组的纵向滑块固定在一起;所述下点焊臂的下电极座上设有多个下电极,该下电极个数和相互位置与所述工件的焊点组相一致;另外设有可编程控制器,该可编程控制器与所述纵、横向移动驱动电机进行控制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完善和实施的补充方案是:
所述可编程控制器还与所述旋转工件台的电机进行开关控制连接;
所述点焊机的电源电路设有过电压和过电流保护器;
在所述旋转工件台的放置工件胎模处的上方设有光电传感器,该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为传递工件台上有无工件的信号进行信号连接;当控制器收到传感器传来的工件台上无工件的信号时,发出点焊机驱动电机停止运行的控制信号,以确保点焊机运行安全。
本发明的上述两轴自动点焊装置的使用方法的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工件结构和点焊的要求制作工件胎模:选用绝缘的材料做底板,根据工件的数量和形状制作沟槽,在沟槽底部设置固定料件的固定磁头,依焊点的位置将焊点分组,数个相邻焊点或单个不相邻焊点各为一组,每组焊点对应的底板处制作点焊透孔;
(2)根据第(1)步制作的工件胎模的透孔直径制作上电极:取导电性能好耐高温的金属制作上电极,该电极为单点形式;
(3)根据第(1)步制作的工件胎模的透孔制作下电极:取导电性能好耐高温的金属制作下电极,该下电极的数量和位置与工件上焊点组一致即与所述透孔相一致;
(4)根据工件胎模的透孔位置即焊接位置,制作焊点坐标信息,将焊点坐标信息输入数字编程控制器中的数控系统,使可编程控制器具有控制两轴驱动电机驱动上点焊臂在各个焊点依次移动,并完成各焊点的焊接动作的功能;
(5)设定控制器对旋转工件台的控制状态,使工件台旋转动作与点焊机的运行速度和节凑相匹配;
(6)开机运行,设置操作人员往工作台上放置料件和取下焊好后的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窦川忠,未经窦川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21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