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纱线卷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92077.9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2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奥川正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54/38 | 分类号: | B65H54/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线 卷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纱线卷绕于卷绕纱管而形成卷装的纱线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在精纺机、络纱机等的纱线卷绕装置中,在卷装形成过程中若纱线缺陷检测部(清纱器)检测到纱线的缺陷部分,则刀具将纱线切断。即使刀具将纱线切断,由于卷装因惰性而旋转,因此卷装侧的纱线端依然卷绕于卷装。此时,若纱线端不卷绕于卷装而是从卷装的外周面脱落,则成为被称为端面滑落的状态。
若产生端面滑落,则无法进行用于接纱的纱线端的找纱头,因而纱线卷绕装置的运转率降低。另外,在产生了端面滑落的状态下勉强地进行找纱头则会在卷装产生起毛,会使卷装的品质降低。
另外,即使不产生端面滑落,被卷绕在卷装的外周面的纱线端的位置,可能在卷装的外周面的中央附近,可能在端部附近,不是一定的。由于存在纱线端位于卷装的外周面的任一部分的可能性,因此,对于接纱时进行卷装侧的纱线端的找纱头的吸引部件而言,需要无论纱线端位于卷装的外周面的哪个位置都能够进行吸引捕捉。因此,以往的吸引部件,不得不使吸引口的长度方向的宽度比卷装的外周面的宽度宽。
然而,若将吸引部件的吸引口的宽度加宽,则与之相应地空气的吸引量增加。为了使用于对纱线端进行吸引捕捉所需的空气流产生于吸引口,不得不使负压源大型化、高输出化。因此,以往的纱线卷绕装置,为了通过吸引部件对一根纱线端进行吸引捕捉,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因此,以往,已知下述的纱线卷绕装置:设有从卷装的轴心两端部向卷装中央前方喷射压缩空气的喷射喷嘴(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3-4246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3-42468号公报的纱线卷绕装置采用下述技术:对于被切断的纱线,在卷绕于卷装之前对其作用压缩空气,防止纱线端的端面滑落,并且,使纱线端靠近卷装的外周面的中央方向。
然而,从纱线被切断到纱线端被卷绕于卷装的时间极短。即使与纱线切断同时地从喷射喷嘴喷射压缩空气,对纱线作用压缩空气的时间也极短。因此,即使向被卷绕的纱线喷射压缩空气,也难以可靠地防止纱线端的端面滑落,另外,使纱线端向卷装的外周面的中央方向可靠地归拢也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作出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纱线卷绕装置,能够可靠地防止纱线端的端面滑落,并使纱线端向卷装的外周面的中央方向归拢。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纱线卷绕装置,能够使通过吸引部件对纱线端进行吸引捕捉所需的能源减少。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下面对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纱线卷绕装置,其形成卷装,其特征在于,
具备:
卷绕罗拉,其通过与所述卷装接触并旋转,而对所述卷装的卷绕进行辅助;
摇架,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卷装,并能够向使所述卷装与所述卷绕罗拉接触的方向即接近方向、以及使所述卷装从所述卷绕罗拉分离的方向即分离方向摆动;
驱动机构,其对所述摇架向所述接近方向以及所述分离方向进行驱动;
制动机构,其对所述卷装的旋转进行制动;
纱线归拢机构,当纱线切断时,其通过空气流将卷装侧的纱线端向卷装的外周面的中央方向归拢,
其中,所述纱线归拢机构具备喷射压缩空气的喷射喷嘴,该喷射喷嘴的位置与所述卷装的外周面与所述卷绕罗拉的外周面的接触部相比位于所述卷绕罗拉的卷绕旋转方向的下游侧,并且位于卷绕罗拉的外周面的两端部,
所述喷射喷嘴的喷射口,朝向所述卷装的外周面与所述卷绕罗拉的外周面的接触部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方向而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村田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村田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20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