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冷式臭氧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91833.6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6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韩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聪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0119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 臭氧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臭氧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冷式臭氧发生器。
背景技术
臭氧发生器是用于制取臭氧气体(O3)的装置。臭氧易于分解无法储存,需现场制取现场使用(特殊的情况下可进行短时间的储存),所以凡是能用到臭氧的场所均需使用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在饮用水,污水,工业氧化,食品加工和保鲜,医药合成,空间灭菌等领域广泛应用。 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气体可以直接利用,也可以通过混合装置和液体混合参与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证了臭氧的高浓度、高产量,且臭氧产量稳定的水冷式臭氧发生器。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冷式臭氧发生器,包括电气控制柜,所述电气控制柜下部设置有冷却水进口,所述电气控制柜与干燥吸附机连接,所述干燥吸附机通过第一管路与罐体连接,所述干燥吸附机通过第二管路与气源进口连接,所述冷却水进口通过冷却水进口管路与罐体连接,所述冷却水进口管路上设置有排水口,所述罐体还与出水管路连接。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却水进口管路上设置有进水压力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水管路上设置有出水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水管路上设置有出水流量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进气电磁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过滤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减压过滤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节流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气控制柜上设置有三相电压电流表。
本发明还可以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气控制柜上设置有浓度调节按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之一是:
本发明的水冷式臭氧发生器,保证了臭氧的高浓度、高产量,且臭氧产量稳定;
外循环水冷系统保证了臭氧发生时发热能迅速带走,因而臭氧产量稳定,可连续工作;外循环系统采用防冻冷却液,因而长期运行也不会结垢,在零度以下环境也能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文件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对本申请文件中一些实施例的参考,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它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水冷式臭氧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水冷式臭氧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一种水冷式臭氧发生器,包括电气控制柜101,所述电气控制柜101下部设置有冷却水进口102,所述电气控制柜101与干燥吸附机103连接,所述干燥吸附机103通过第一管路104与罐体105连接,所述干燥吸附机103通过第二管路106与气源进口107连接,所述冷却水进口102通过冷却水进口管路108与罐体105连接,所述冷却水进口管路108上设置有排水口109,所述罐体105还与出水管路110连接。
所述冷却水进口管路108上设置有进水压力表111。
所述出水管路110上设置有出水阀112,该出水阀112位于出水管路110的末端。
所述出水管路110上设置有出水流量计113,出水流量计113可位于出水管路110的中段。
所述第二管路106上设置有进气电磁阀114。所述第二管路106上还设置有过滤器115。
所述第一管路104上设置有减压过滤阀116。所述第一管路104上还设置有节流阀117。
所述电气控制柜101上设置有三相电压电流表118。所述电气控制柜101上设置有浓度调节按钮119。
电气控制柜101上还可包括进水转换按钮120、故障报警按钮121、停止按钮122和启动按钮123。
罐体105上还设置有臭氧出口124。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聪;,未经韩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18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