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型医用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1483.3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4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韩永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永俊;景向阳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C23C14/16;C23C14/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陈国荣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医用 缝合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型医用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普通丝线缝合皮肤常于切缘两侧留下明显针迹,甚至癍痕,不但影响美观,有时还伴有发痒,针刺样疼痛等不适症。为此,人们对缝合皮肤材料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目前医院临床上使用一种由钛镍记忆合金丝的制作的医用缝合线,并在缝合线的一端或两端连接用不锈钢材料制作的不同规格形状的缝合针,如三角针、弯圆针、直圆针、铲形针等,利用钛镍记忆合金的形状记忆功能和相变后的超弹性,采用皮内缝合方法缝合,使伤口对接吻合,从而满足临床上的皮内缝合、皮下缝合、减张缝合、肌腱缝合、髌骨缝合、胸骨缝合等手术的需要,并达到无创美容的效果。钛镍记忆合金医用缝合线在室温和外力作用下可随意变形,但是缝合后在人体体温环境下,可恢复原来的直线形状,凭借这种弹性力量可以使缝合的皮肤合拢相贴,严密对合,形成良好的愈合条件,与普通丝线比较有组织相容性好,无异物反应的优点。但由于钛镍记忆合金医用缝合线及此类产品不具备抗菌性能,从而在临床上的应用上受到制约,存在缺陷。
银离子虽然具有广谱抗菌性,但其镀膜加工困难,因为在钛镍记忆合金缝合线表面镀膜,首要前提是要保证镀膜后,仍保持缝合线的形状记忆性且保持线体符合医用金属缝合线的各项物理性能要求,否则,其一旦失去记忆功能或其他物理性能发生改变,就失去了临床缝合使用的意义。因此,采用任何一种镀膜工艺,都应考虑是否影响基材的物理性能发生改变,采用电镀方法在钛镍记忆合金缝合线表面上镀膜,会有氰化物等污染以及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残留。另外,其温度一般为70~90℃甚至更高,还有膜层过厚,影响钛镍记忆合金丝的力学结构,导致机械弹性和肌体温度传感发生变化,会致使丝线内部原子序列发生改变而失去形状记忆性能或变形;采用液相化学沉积法(LPD),产生的银盐具一定毒性,且对皮肤组织有染色作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其沉积层通常为柱状晶体结构,不耐弯曲,易折断;采用纳米银涂层,基材与涂层的附着力低,容易脱落,易进入人体血液微循环系统造成不可预知的伤害,并存在引起局部银沉着症及眼部、呼吸道损伤害的风险等。
目前,以钛镍记忆合金丝为基材,基材表面沉积有一层银离子镀层,得到新的医用缝合线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型医用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抗菌型医用缝合线,其以钛镍记忆合金丝为基材,基材表面沉积有一层厚度为0.1~1μm银离子镀层。
优选的,钛镍记忆合金丝的直径0.10~0.5mm。
优选的,钛镍记忆合金丝的相变温度为33℃,形状记忆为直线,抗拉强度≤400Mpa,伸长率≥10%
优选的,抗菌型医用缝合线的相变温度为33℃,形状记忆为直线,抗拉强度≤400Mpa,伸长率≥10%。
上述抗菌型医用缝合线的制备方法,以钛镍记忆合金丝为基材,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在基材表面沉积银离子镀层,包括以下步骤:以钛镍记忆合金丝为基材,置于卷绕式连续镀膜设备的真空室中,以高纯度银作为靶材,真空条件下进行基材的清洗,真空条件下烘干,基材进入镀膜真空室,抽真空,洗靶,通入工作气体氩气,对基材进行离子清洗,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对基材进行镀膜,得抗菌型医用缝合线。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基材的清洗和烘干均在真空环境下进行,以最大限度降低清洗、烘烤温度对丝体的影响。而传统镀膜方法的镀前清洗、烘干环节,均是在常压下进行。
优选的,基材与靶材之间的距离控制为60~180mm。
优选的,物理气相沉积法为直流磁控溅射法、中频磁控溅射法、热蒸发离子镀、多弧离子镀中的任一种。
优选的,制备过程中,基材受热的温度控制在30~70℃。优选的,镀膜时间控制在1~3min。本发明优选的基材受热温度和时间,均为避免钛镍记忆合金丝的内部原子结构序列遭到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永俊;景向阳,未经韩永俊;景向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14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