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燃油节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1418.0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5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逸明;孙启友;朱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宝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1/12 | 分类号: | C10L1/12;C10L1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镇江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燃油 节油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型节油外加材料类,具体涉及一种环保燃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大,尤其是汽柴油的消耗量日益增加。同时,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大气中污染物的排放有为关注。由于化石类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因此提高现有燃油的使用效率、减少大气污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已有的节油技术主要为向燃油添加可溶性的节油剂,这类多组分人工合成的添加剂在使用时随燃油同时被消耗。其中部分节油添加剂中由于含有金属盐,在燃烧后会形成残渣,引起机械摩擦的增大从而损害发动机。另一类节油添加剂中由于含有卤族及氮、硫、磷等元素,在燃烧时会造成碘化氢、氟化氢、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方面的污染,而且在节油添加剂的生产过程中的三废也较严重。此外,还有一类基于电气石(托玛琳)的物理节油技术的应用,其中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225783A的“电气石节油材料及电气石材料节油制品”涉及了利用电气石与其他材料制成了各类燃油管路的制品,实现节油功能;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2659380U的实用新型专利“电气石陶瓷汽车节油器”中,涉及了利用电气石制成的节油器件。它们的制备和使用都较为复杂,还需对汽车原有管路或线路进行改动,增加不可预测性。
发明内容
1、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的燃油节油技术,增加可溶性节油剂,但含有残渣,会损坏发动机,使用电气石的物理节油技术,制备制备和使用都较为复杂,还需对汽车原有管路或线路进行改动。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燃油节油材料,其原料组成和重量百分比为:冰川石30~40%,托玛琳石25~35%、硅石20~25%、高岭土5~10%、稀土氧化物3~5%。
所述稀土氧化物为氧化镧、氧化铈、氧化钇和氧化钕的混合物。
一种环保燃油节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各种原料研磨成直径为10μm~50μm的细粉并均匀混合;第二步:加入水搅拌烘干后在1050℃~1100℃下烧结1小时左右制成直径为10mm~12mm的小球。
3、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环保燃油节油材料应用是将其直接浸于燃油中,5小时后,节油率可达14~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原料组成和重量百分比为:冰川石30%、托玛琳石35%、硅石25%、高岭土7%、稀土氧化物3%。
实施例二
原料组成和重量百分比为:冰川石35%、托玛琳石30%、硅石25%、高岭土7%、稀土氧化物3%。
实施例三
原料组成和重量百分比为:冰川石40%、托玛琳石25%、硅石25%、高岭土7%、稀土氧化物3%。
实施例四
原料组成和重量百分比为:冰川石35%、托玛琳石35%、硅石20%、高岭土7%、稀土氧化物3%。
实施例五
原料组成和重量百分比为:冰川石40%、托玛琳石30%、硅石20%、高岭土7%、稀土氧化物3%。
实施例六
原料组成和重量百分比为:冰川石38%、托玛琳石27%、硅石25%、高岭土7%、稀土氧化物3%。
本发明所述的燃油优选为汽油或柴油。
本发明所述的环保燃油节油材料应用于燃油中,按每1000g燃油中加入1g。
本发明所述的环保燃油节油材料应用于燃油中,可长期置于燃油容器中,当节油效果明显下降,可将其取出经灼烧后再次使用
按以上六个实施例的原料组成和制备方法,制备相应环保燃油节油材料并进行试验:
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将本发明六个实施例所制备的节油材料按每1000g燃油中加入1g并浸泡5小时,对照组燃油不添加任何物质。
以188F型汽油机和93号汽油进行全负荷台驾试验,检测使用节油材料后的节油率和尾气排放量,每个试验重复10次,所得平均结果如下: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环保燃油节油材料应用是将其直接浸于燃油中,5小时后,节油率可达14~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宝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宝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14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