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力运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0638.1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2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彭冬梅;葛明媚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冬梅 |
主分类号: | A63F7/04 | 分类号: | A63F7/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马祥明 |
地址: | 2503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力 运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儿童玩具,特别是带有迷宫的儿童玩具。
背景技术
迷宫通常是培养儿童智力的常用玩具,但是一般迷宫区别仅是形状不同,走出迷宫的路线的复杂程度不同,均为平面图形,使用笔在迷宫图案上画出走出迷宫的路线,其玩法单一,做起来枯燥,还缺乏形象生动的立体迷宫玩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迷宫玩具为平面图形玩法单一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智力运球器,该智力运球器是一种带有迷宫的立体儿童玩具,可以同时锻炼儿童的智力和手的灵活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力运球器,其特征是:有两个大小不等的相互连接的球形组成的框架,框架内分别装有顶部带有壳体顶孔的大球形壳体和小球形壳体,两壳体均为透明材料制作,壳体内装有小球,框架顶部镶有两个相互连接的由同心圆构成的迷宫,每个迷宫中部设有中心孔,迷宫大中心孔和迷宫小中心孔分别与大球形壳体和小球形壳体顶部的壳体顶孔相对应,即迷宫大中心孔位于大球形壳体的壳体顶孔的上方,迷宫小中心孔位于小球形壳体的壳体顶孔的上方,带吸盘的取物棒插放在迷宫中心孔内。
所述的取物棒由底部带有吸盘的取物棒管和安装在取物棒管内的取物棒芯组成,取物棒芯下端装有橡胶活塞。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在小球形壳体内放入若干小球,将取物棒移动到迷宫小中心孔,穿过小球形壳体的壳体顶孔进入小球形壳体,把吸盘对准准备搬运的小球,拉动取物棒芯使吸盘吸住小球,提到小球形壳体外面,然后沿着迷宫方向从小头迷宫进入大头迷宫直至迷宫大中心孔后,穿过大球形壳体的壳体顶孔,进入大球形壳体,按动取物棒芯使吸盘松开将小球放入大球形壳体内,完成一次搬运过程,活动时可以多台玩具多人同时进行比赛以搬运小球数量多者为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改变了传统的迷宫玩具为平面图形,玩起来仅为纸上画线的单一枯燥的缺点,实现了手脑并用,提高了玩具的趣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取物棒部件分解图,
图4为图1中大球形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迷宫的俯视图。
图中,1.取物棒,11.取物棒芯,12.橡胶活塞,13.取物棒管,14.吸盘,2.迷宫,21.迷宫大中心孔,22.迷宫小中心孔,3.框架,4.大球形壳体,5.小球形壳体,6.小球,7.壳体顶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如图所示:
实施例1,一种智力运球器,其特征是:有两个大小不等的相互连接的球形组成的框架3,框架内分别装有顶部带有壳体顶孔7的大球形壳体4和小球形壳体5,两壳体均为透明材料制作,壳体内装有小球6,框架顶部镶有两个相互连接的由同心圆构成的迷宫2,每个迷宫中部设有中心孔,迷宫大中心孔和迷宫小中心孔分别与大球形壳体和小球形壳体顶部的壳体顶孔相对应,即迷宫大中心孔位于大球形壳体的壳体顶孔的上方,迷宫小中心孔位于小球形壳体的壳体顶孔的上方,带吸盘的取物棒1插放在迷宫中心孔内。
所述的取物棒由底部带有吸盘14的取物棒管13和安装在取物棒管内的取物棒芯11组成,取物棒芯下端装有橡胶活塞12。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在小球形壳体内放入若干小球,将取物棒移动到迷宫小中心孔22,穿过小球形壳体的壳体顶孔进入小球形壳体,把吸盘对准准备搬运的小球,拉动取物棒芯使吸盘吸住小球,提到小球形壳体外面,然后沿着迷宫方向从小头迷宫进入大头迷宫直至迷宫大中心孔21后,穿过大球形壳体的壳体顶孔,进入大球形壳体,按动取物棒芯使吸盘松开将小球放入大球形壳体内,完成一次搬运过程,活动时可以多台玩具多人同时进行比赛以搬运小球数量多者为胜。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的迷宫玩具多为平面图形,玩起来仅为纸上画线的单一枯燥的缺点,实现了手脑并用,提高了玩具的趣味性。为了增加对儿童的吸引力可以在小球形壳体上贴上狼脚印的图案比作狼窝,大球形壳体上贴上喜羊羊的图案比作羊圈,小球上贴上喜羊羊的图案比作羊,搬运小球的过程就是从狼窝里将喜羊羊解救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冬梅,未经彭冬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06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