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0422.5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7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昌秀;陈建华;马晶;马吉星;蔡晓霞;高明智;刘海涛;王军;张晓帆;胡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10/00 | 分类号: | C08F10/00;C08F10/02;C08F10/06;C08F4/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卢绮琴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烯烃 聚合 催化剂 组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催化剂组分,具体涉及一种含有特殊官能团的固体催化剂组分。本发明还涉及含该固体催化剂组分的催化剂体系及该催化剂体系在烯烃聚合反应中的应用。
技术背景
众所周知,以镁、钛、卤素和给电子体作为基本成分的固体钛催化剂组分,可用于CH2=CHR烯烃聚合反应,特别是在具有3个碳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聚合中可以得到较高收率和较高立体规整性的聚合物,其中给电子体化合物是催化剂组分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之一,并且随着内给电子体化合物的发展导致了聚烯烃催化剂不断地更新换代。目前,已大量公开了多种给电子体化合物,例如多元羧酸、一元羧酸酯或多元羧酸酯、酸酐、酮、单醚或多醚、醇、胺等及其衍生物,其中较为常用的是二元的芳香羧酸酯类,例如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或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人通过深入的研究发现,在烯烃聚合催化剂中通过使用一种新的含有特定官能团的化合物作为给电子体,可得到综合性能优良的催化剂,在用于丙烯聚合时,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活性和较高的立构规整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包含镁、钛、卤素和给电子体,所述给电子体选自下述通式(Ⅰ)所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式中,R1为C1~C1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环烷基或烷氧基、C6~C20的芳基或芳烷基、氢、卤素、氰基、酰基、酯基、酰氨基、氨基或硝基。
在上述催化剂组分中,优选R1为C1~C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环烷基、或烷氧基、氢、卤素、氰基、酰基、酯基、酰氨基、氨基或硝基;进一步优选R1为C1~C4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烷氧基、氢、卤素、氰基、氨基或硝基。
根据本发明,所述通式(Ⅰ)所示的给电子体具体可选自下述化合物: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2-氯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3-氯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4-氯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2-溴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3-溴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4-溴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2-甲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3-甲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4-甲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2-乙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3-乙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4-乙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2-丙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3-丙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4-丙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2-异丙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3-异丙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4-异丙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2-丁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3-丁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4-丁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2-异丁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3-异丁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4-异丁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2-叔丁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3-叔丁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4-叔丁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2-甲氧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3-甲氧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4-甲氧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2-乙氧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3-乙氧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4-乙氧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2-二甲氨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3-二甲氨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4-二甲氨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2-氰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3-氰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4-氰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2-硝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3-硝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4-硝基苯基-二(三氟甲基磺酰)硼酸酯等。
上述固体催化剂组分,基于固体催化剂组分的总重量,所述通式(Ⅰ)的化合物的含量为3~25wt%,钛的含量为1~8wt%,镁的含量为8~30wt%。优选地,所述通式(Ⅰ)所示的化合物的含量为5~20wt%,钛的含量为1~6wt%,镁的含量为10~25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04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