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0417.4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2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余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4 | 分类号: | G06F3/048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移动 终端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移动终端检测移动终端的姿态信号;移动终端根据姿态信号获取移动终端的运动信息;移动终端判断运动信息是否超过预设阈值;以及如果运动信息超过预设阈值,则移动终端根据运动信息以及状态栏的当前状态控制状态栏展开或收起。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可以使用户摆脱传统的展开或者收起状态栏时手眼并用所带来的疲劳感,使用户展开或者收起状态栏的操作更加快捷、方便,减少用户的操作难度、无效操作和误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通过触摸移动终端屏幕顶端的状态栏可以展开对应的状态栏,用户通过触摸移动终端屏幕底部的收起按钮可以收起状态栏。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移动终端屏幕中的状态栏相对整个屏幕来说很窄,状态栏收起的按钮也很窄,用户展开和收起状态栏时必须先通过眼睛观察,再用手指准确地触摸指定的区域才能展开或者收起状态栏,因此用户的操作效率低并且容易引起无效操作、误操作,并且用户手眼并用很容易带来疲劳感,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使用户摆脱传统的展开或者收起状态栏时手眼并用所带来的疲劳感,使用户展开或者收起状态栏的操作更加快捷、方便,减少用户的操作难度、无效操作和误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应用程序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移动终端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姿态信号;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姿态信号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信息;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运动信息是否超过预设阈值;以及如果所述运动信息超过预设阈值,则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运动信息以及状态栏的当前状态控制状态栏展开或收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通过获取的姿态信号获取移动终端的运动信息,并在运动信息超过预设阈值时根据运动信息以及状态栏的当前状态控制状态栏展开或收起,可以使用户摆脱传统的展开或者收起状态栏时手眼并用所带来的疲劳感,使用户展开或者收起状态栏的操作更加快捷、方便,减少用户的操作难度、无效操作和误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姿态信号;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姿态信号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信息;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运动信息是否超过预设阈值;以及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运动信息超过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运动信息以及状态栏的当前状态控制状态栏展开或收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移动终端通过获取的姿态信号获取移动终端的运动信息,并在运动信息超过预设阈值时根据运动信息以及状态栏的当前状态控制状态栏展开或收起,可以使用户摆脱传统的展开或者收起状态栏时手眼并用所带来的疲劳感,使用户展开或者收起状态栏的操作更加快捷、方便,减少用户的操作难度、无效操作和误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获取的姿态信号获取移动终端的运动信息,并在运动信息超过预设阈值时根据运动信息以及状态栏的当前状态控制状态栏展开或收起,可以使用户摆脱传统的展开或者收起状态栏时手眼并用所带来的疲劳感,使用户展开或者收起状态栏的操作更加快捷、方便,减少用户的操作难度、无效操作和误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04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