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组人血白蛋白-尿酸酶融合蛋白的制备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90376.9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8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殿明;蒲勤;李毅;齐春梅;田春辉;任百亮;张导春;刘甜甜;顾富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殿明;蒲勤 |
主分类号: | C12N9/06 | 分类号: | C12N9/06;C12N15/53;C12N15/70;C12N1/21;A61K38/44;A61K47/48;A61P19/0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株洲***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组 人血白蛋白 尿酸酶 融合 蛋白 制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基因工程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尿酸酶的制备。具体地,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人血白蛋白(HSA)与尿酸酶基因串联并克隆入载体,转化宿主菌,经过融合表达、纯化、制剂工艺制备,得到具有理想治疗效果的重组尿酸酶药物,用于治疗痛风、结节瘤、肾功能不全、器官移植和恶性疾病等病症中并发的高尿酸症。
背景技术
高尿酸血症不仅是痛风及相关疾病的直接原因,而且是某些肾脏和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吴欣等,2007)。故降低血液和组织的尿酸水平是预防和治疗多种尿酸相关疾病的关键环节。人体不能合成尿酸氧化酶,因此降尿酸是长期甚至是终身治疗过程。痛风在欧洲、北美、日本等地区和国家的发病率较高。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饮食结构的改变(富含核蛋白的食物增多)、肥胖者的增加,以及对本病的重视程度加强等,痛风已不再是国人的罕见病,其患病率较15年前增长约15~30倍。不论在欧美的更发达国家还是在中国的医药界都对现有的治疗方式及效果不甚满意,急欲研究出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短期降酸药及长期控酸药。
别嘌呤醇是至今唯一能有效减少尿酸生成、降低血及尿中尿酸的水平来治疗原发性痛风的药物,它在体内能竞争性地抑制次黄嘌呤醇的活性,使次黄嘌呤、黄嘌呤合成尿酸受阻,从而降低血尿酸的浓度。但是毒副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其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症与用药剂量有关。使用别嘌呤醇治疗约2%的患者产生过敏反应,并且有0.4%的患者出现严重的超敏反应综合征,这种超敏反应综合征可引起危及生命的急性肾衰竭和肝衰竭,以及严重的皮肤损伤(毒性表皮坏死松懈、剥落性皮炎、多形红斑等)。而且嘌呤醇干扰用于白血病的药物和用于防止器官同种移植排斥的药物硫唑嘌呤和6-巯基嘌呤的代谢,产生显著高尿酸血症,并可能引起严重的痛风或威胁肾功能,所以,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别嘌呤药物(Schillinger,1990)。
尿酸酶可降低痛风病人体内的尿酸水平,消除痛风病人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尿酸肾结石的形成等症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Lee AC,1998;Bosly A,2003;Bomalaski JS,2004;Lee AC,2003;)。早在1974年(Current Rheumatology Reports2001,3:29~35)使用微生物提取的尿酸氧化酶治疗痛风,但是,由于当时使用的酶是从微生物Asperigellas flavus中提取的,纯度不高,难于控制,在使用中产生各种各样的副作用,2001年、2002年先后在欧洲和美国上市了基因重组的Asperigellas flavus尿酸氧化酶在高尿酸血症的预防和治疗(肿瘤化疗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和预防),和传统的治疗药物相比,有起效快、药效明显、副作用小、药物相互反应限制少、治疗周期短等特点。在痛风方面也有使用的报道,目前已经使用在器官移植引起的痛风治疗(Rev Rhum Engl Ed.1995May;62(5):392-4.),也有在其它因素引起的痛风中的使用(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2005:64;516)。
尿酸氧化酶是一种在嘌呤代谢过程中把尿酸分解为尿囊素的酶,在尿酸氧化酶基因的调控表达下合成。为尿酸代谢的关键酶。在研究人、猿等灵长类动物的尿酸氧化酶同源c DN A序列时,发现它由4个外显子组成,在第33和187位处2个无义突变(CGA/AGA+TGA),导致编码区提前终止,这样,人类等灵长类动物体内便不能产生尿酸氧化酶,尿酸成为嘌呤在人体内代谢的终产物(Morisaki T,2008;Safra N,2005)。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过少时则出现高尿酸血症。其浓度达到最大饱和度时,则析出结晶沉积在血管壁使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并能直接导致血小板原生长因子的表达和血管平滑肌的增殖,使血管硬化并形成高血压。如果在肾脏则出现肾小球和小管间质病变,尿酸结石,在关节则形成痛风性关节炎(GuarnerF,2003)。富嘌呤食物摄入过多、白血病和淋巴瘤及其化疗过程所引起的嘌呤代谢增加均可使人体内尿酸水平异常升高而形成高尿酸血症,而尿酸及其盐类在血液中的低溶解度和易沉积性,又使得高尿酸血症成为痛风等系列疾病和肿瘤治疗中出现急性肾衰竭的直接原因(Oda Metal,2002;Baeksgaard L etal,20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殿明;蒲勤;,未经李殿明;蒲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03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感染细胞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从牛肝脏中提取过氧化氢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