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代码和零件关联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90134.X | 申请日: | 2013-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5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 发明(设计)人: | L·王;G·刘;D·李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耐视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19/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高见 |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代码 零件 关联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把零件上的代码与输送器上的零件空间进行关联的装置,其中每一零件具有界定零件空间的前缘和后缘,且每一零件应将用至少一个代码来标记,所述装置包括:
具有二维视场FOV的面扫描相机,所述面扫描相机被支持为毗邻所述输送器以使得所述输送器输送的零件经过所述FOV;
被链接到所述面扫描相机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编程为执行以下步骤:
(i)从所述面扫描相机接收图像;
(ii)在所述图像的至少一个中标识零件上的代码的位置,其中被定位的代码是经定位代码;
(iii)标识零件的前缘和后缘的位置,其中所述前缘和后缘界定零件空间;以及
(iv)把每一经定位代码与包括所述经定位代码的位置的零件空间进行关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标识代码的位置的所述步骤包括标识在第一时刻代码的位置,且其中标识所述前缘和后缘的位置的所述步骤包括标识在所述第一时刻所述前缘和后缘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输送器相关联的编码器,用于在每次所述输送器移动编码器增量距离时生成编码器脉冲计数,标识所述前缘和后缘的位置的所述步骤包括使用所述编码器脉冲计数来标识在所述第一时刻所述零件的所述前缘和后缘的位置的所述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编程为当每一零件的前缘和后缘分别处于所述输送器上的传感器位置时标识所述输送器上的所述零件的前缘和后缘脉冲计数,且其中标识零件的前缘和后缘的位置的所述步骤包括使用所述编码器脉冲计数、所述编码器增量距离和所述前缘和后缘脉冲计数来计算在所述第一时刻所述前缘和后缘脉冲计数的位置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传感器位置处被支持为毗邻所述输送器的零件存在性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零件的所述前缘和后缘的存在性并把边缘检测信号提供给所述处理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器沿着输送器轨迹把零件移动到所述FOV中,且其中沿着所述输送器轨迹,所述传感器位置发生在标识所述代码位置的位置之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器沿着输送器轨迹把零件移动到所述FOV中,以使得零件沿着进入边缘进入所述FOV且沿着离开边缘离开所述FOV,且其中所述零件存在性传感器被定位为接近于所述进入边缘。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标识在所述第一时刻所述前缘的位置的所述步骤包括以下步骤:计算在所述第一时刻的所述编码器脉冲计数和所述前缘脉冲计数之间的前缘差异计数,使用所述前缘差异计数和所述编码器增量距离来计算前缘位置变化并组合所述前缘位置变化和第一位置以便标识在所述第一时刻所述前缘的位置,且其中标识所述后缘的位置的所述步骤包括以下步骤:计算在所述第一时刻的所述编码器脉冲计数和所述后缘脉冲计数之间的后缘差异计数,使用所述后缘差异计数和所述编码器增量距离来计算后缘位置变化并组合所述后缘位置变化和所述第一位置以便标识在所述第一时刻所述后缘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图像中的至少一个标识在第一时刻代码的位置的所述步骤包括获取多幅图像,尝试解码所获取的图像的至少一个子集中的代码,以及在成功地解码代码时,标识被成功地解码的代码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标识代码的位置之前,所述处理器标识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的所述前缘和后缘,且其中在所述处理器标识代码的位置之后,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代码位置和同所述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相关联的所述零件空间把所述代码与所述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中的一个进行关联。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通过标识所获取的图像中的所述前缘和后缘来执行标识零件的前缘和后缘的位置的步骤。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标识在所述第一时刻在所述FOV内零件的前缘和后缘的位置的所述步骤包括标识在所述FOV内所述零件的第一横缘和第二横缘以便进一步界定零件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耐视公司,未经康耐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013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辊压机的进料保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秸秆破碎压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