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能式海浪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9928.4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3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涛;张红旭;谢玉琪;姚伯龙;李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蕴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3/14 | 分类号: | F03B13/14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冯智文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能 海浪 发电 系统 | ||
1.蓄能式海浪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柱(1),基柱(1)的外圆周面上均布有浮箱(2),浮箱(2)与导柱(3)滑动连接,导柱(3)固定支撑在下支撑轮毂(4)及中支撑轮毂(5)之间,下支撑轮毂(4)及中支撑轮毂(5)固接在基柱(1)上,浮箱(2)上设有压力杆(6),压力杆(6)套接在气筒(7)内,压力杆(6)的端头固接有活塞(8),活塞(8)与气筒(7)的内壁通过密封件密封,气筒(7)与高压储气罐(9)连通,所述连通处设有单向储气阀(10),高压储气罐(9)通过供气管路(11)与释放筒(12)连通,所述供气管路(11)上设有减压阀(13)及流量控制阀(14),释放筒(12)将高压气流释放用于驱动发电机(3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式海浪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筒(12)将高压气流释放到释压管(15)内,释压管(15)一端通过内盖(16)封闭,释压管(15)内的高压气流推动第一级叶片(17)和第二级叶片(18)旋转,第一级叶片(17)和第二级叶片(18)固定支撑在传动轴(19)上,传动轴(19)与发电机(30)传动连接,释压管(15)的内壁上设有截面补偿板(20),截面补偿板(20)上固接有导叶(21),导叶(21)设置在第一级叶片(17)和第二级叶片(18)之间,释压管(15)的另一端设有尾流管(22),释压管(15)支撑在基柱(1)上。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能式海浪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释压管(15)内设有前导风罩(23)及后导风罩(24),前导风罩(23)通过筋板一(25)与截面补偿板(20)固接,后导风罩(24)通过筋板二(26)与释压管(15)固接。
4.按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蓄能式海浪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筒(12)将高压气流通过压力管(27)及压力管(27)端头的高压喷嘴(28)释放到释压管(15)内,内盖(16)设在释放筒(12)的前方,压力管(27)穿过内盖(16)。
5.按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蓄能式海浪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筒(7)的上部固定支撑在上支撑轮毂(29)上,上支撑轮毂(29)固接在基柱(1)上。
6.按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蓄能式海浪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2)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导柱(3),与同一浮箱(2)滑动连接的两根导柱(3)分别设置在压力杆(6)的两侧。
7.按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蓄能式海浪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筒(7)与高压储气罐(9)通过收缩段(31)连通。
8.按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蓄能式海浪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流管(22)成扩张锥形。
9.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能式海浪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风罩(23)及后导风罩(24)均成锥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蕴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蕴风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992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水泥基瓷砖胶粘剂
- 下一篇:锚式钻井伞型沟渠重力复合气顶驱采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