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渗透油藏调剖堵水选井决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9805.0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4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同敬;侯吉瑞;刘柏林;王佳;刘金菊;第五鹏翔;李俊键;姜宝益;周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E21B33/1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透 油藏 调剖堵 水选 决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藏开发调整中调剖堵水选井决策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低渗透油藏调剖堵水选井决策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注水开发油田,地下油水分布会逐渐趋于复杂,层内、层间、平面含水级别、动用程度差异将越来越大,非均质性越加严重,导致注入水发生突进和窜流,降低驱油效率,造成油井的过早水淹,影响油田开发效果。因此及时明确产水层和层间水窜方向、井组水淹情况,采取针对性地调剖堵水措施对油藏高效、经济开发尤为重要。
目前中、高渗透油田注水区块调剖堵水过程中,PI(Pressure Index,压力指数)决策方法因其技术简单、方便,得到了广泛应用。但PI决策方法在指导低渗透油田调剖堵水选井时适应性较差,具体表现为计算得到的PI决策因子不稳定,不能准确指导现场进行调剖堵水措施作业;PI决策因子与受效井组累增油、累降水相关性不强,对井组调剖堵水效果预测作用较弱。
究其原因,PI决策方法只描述了调剖堵水实施的基础:可注入性,无法刻画调剖堵水实施成败的关键:储层非均质性。考虑到PI决策技术的这一根本性缺陷,在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和地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动、静态资料,综合考虑低渗透油藏非均质特征、开发特征、堵剂可注入性等因素,建立一种全新的调剖堵水选井决策方法对指导低渗透油田现场调堵作业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渗透油藏调剖堵水选井决策方法,以解决现有的PI决策方法应用于低渗透油田时决策因子计算不稳定、不能反映储层非均质性导致的适用性差,调堵效果预测能力低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低渗透油藏调剖堵水选井决策方法,包括:
分别计算反映堵剂可注入性的第四决策因子CI、表征层内非均质性的第一决策因子Pa1、表征层间非均质性的第二决策因子Pa2以及表征平面非均质性的第三决策因子Pa3;
根据所述第四决策因子CI、第一决策因子Pa1、第二决策因子Pa2和第三决策因子Pa3,建立调堵决策因子RMF;
应用所述调堵决策因子RMF进行调堵选井决策;
利用所述调堵决策因子RMF计算表征调堵措施效果的调堵措施累计增油量QT。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从动静结合的角度,针对流体可注入性及油藏非均质分别推导出四个决策因子:反映堵剂可注入性的第四决策因子CI、表征层内非均质性的第一决策因子Pa1、表征层间非均质性的第二决策因子Pa2及表征平面非均质性的第三决策因子Pa3,再将这四个决策因子组合,建立调堵决策因子RMF,并应用调堵决策因子RMF进行调堵选井决策和措施增油量预测。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解决了PI决策应用于低渗透油藏时计算结果不稳定、效果预测性差的问题,使得低渗透油藏调剖堵水科学决策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低渗透油藏调剖堵水选井决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低渗透油藏调剖堵水选井决策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1,分别计算表征堵剂可注入性的第四决策因子CI、表征层内非均质性的第一决策因子Pa1、表征层间非均质性的第二决策因子Pa2以及表征平面非均质性的第三决策因子Pa3;
步骤S12,根据所述第四决策因子CI、第一决策因子Pa1、第二决策因子Pa2和第三决策因子Pa3,建立调堵决策因子RMF;
步骤S13,应用所述调堵决策因子RMF进行调堵选井决策;
步骤S14,利用所述调堵决策因子RMF计算表征调堵措施效果的调堵措施累计增油量Q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98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电源联动转换开关
- 下一篇:一种可发光的电气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