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的联合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89737.8 | 申请日: | 2013-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4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 发明(设计)人: | 吴传隆;丁永良;郑道敏;姚如杰;陈宏杨;王贵;王用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233/09 | 分类号: | C07C233/09;C07C231/12;C07C69/54;C07C67/20;C07C57/04;C07C51/06;C01C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基 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酸 联合 生产 方法 | ||
1.一种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的联合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丙酮氰醇与浓硫酸作用,水解生成α-甲酰胺基异丙基硫酸氢酯;
2)α-甲酰胺基异丙基硫酸氢酯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甲基丙烯酰胺硫酸盐;
3)用氨气或者氨水中和甲基丙烯酰胺硫酸盐,使其硫酸完全转化为硫酸铵;
4)中和完毕后,冷却结晶,离心出晶体,晶体为含硫酸铵的甲基丙烯酰胺湿品,母液为含甲基丙烯酰胺的母液,至少一部分含甲基丙烯酰胺的母液用于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或/和甲基丙烯酸;
5)提纯含硫酸铵的甲基丙烯酰胺湿品,得到甲基丙烯酰胺纯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的联合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生产过程为:将甲基丙烯酰胺硫酸盐、步骤4)得到的含甲基丙烯酰胺的母液、甲醇以及阻聚剂混合,进行酯化反应,酯化完毕后,直接分相,得到的有机层进行精馏得到甲基丙烯酸甲酯产品,水相送入硫酸铵车间制备硫酸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的联合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甲基丙烯酸的生产过程为:将甲基丙烯酰胺硫酸盐、步骤4)得到的含甲基丙烯酰胺的母液以及阻聚剂混合,进行水解反应,水解完毕后,直接分相,得到的有机层进行精馏得到甲基丙烯酸产品,水相送入硫酸铵车间制备硫酸铵。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的联合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提纯含硫酸铵的甲基丙烯酰胺湿品包括洗涤除盐步骤5a)和重结晶步骤5b):
5a)洗涤含硫酸铵的甲基丙烯酰胺湿品,溶解分离硫酸铵,离心后得到甲基丙烯酰胺半成品,而洗涤母液循环回到步骤3)的中和体系中用作溶剂;
5b)甲基丙烯酰胺半成品加热溶解,经活性炭脱色后,冷却重结晶,晶体烘干得到甲基丙烯酰胺纯品,而重结晶母液循环回到步骤5a)用作洗涤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的联合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b)中,如果得到的甲基丙烯酰胺纯品中硫酸铵的质量含量高于1%,则进行二次重结晶,二次重结晶母液循环用作重结晶溶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的联合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第一次中和时,中和体系的溶剂为饱和硫酸铵水溶液;第二及以后次中和时,中和体系的溶剂为步骤5a)循环回用的洗涤母液。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的联合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a)中,第一次洗涤时,洗涤剂为水;第二及以后次洗涤时,洗涤剂为步骤5b)循环回用的重结晶母液。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的联合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反应体系中加入有阻聚剂,阻聚剂为对苯二酚、吩噻嗪、硫酸铜和硫酸锌的一种或者几种,阻聚剂的质量为丙酮氰醇的0.1%~0.5%;丙酮氰醇与浓硫酸的质量比为1:1.1~1.7,浓硫酸的质量浓度为98%~100.3%,丙酮氰醇与浓硫酸采取双滴加的方式加入反应体系,反应温度为60℃~100℃。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的联合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100℃~150℃,反应时间为20~40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的联合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甲基丙烯酰胺硫酸盐冷却至90℃~100℃后滴加至中和体系中,同时往中和体系中通入氨水或者氨气,反应温度为0℃~60℃,中和完毕后中和体系的pH值为5.5~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973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