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用边双链链板机液压紧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9599.3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2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明 |
主分类号: | B65G23/44 | 分类号: | B65G23/4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朱恒兰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用边双链链 板机 液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机械,特别涉及矿用边双链链板机液压紧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煤矿井下采掘工作中使用边双链链板机运输煤炭和矸石非常广泛。在使用链板机的过程中,由于工作的需要,链板机的断链或合链工序都非常频繁,在断链或合链的过程中都必须在紧链的状况下才能进行。传统的断链、合链条方法是把链条一端卡死在机头壳上的压链器上,然后倒车点火、用手拿着连接环摘掉或挂上。这种方法依靠电动机点动传动力矩瞬间保持的链条张紧状态用手作业,在连接环摘掉或挂上的瞬间如果动作不准确、操作失败,需要重新作业,作业过程非常危险,很容易出现链条崩人、连接环挤手、机电设备损坏等安全事故。经过广泛检索,尚未发现较为理想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阶段边双链链板机在断链或合链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的缺点,而提出的矿用边双链链板机液压紧链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矿用边双链链板机液压紧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刮板,刮板的截面为带有阶梯的工字型结构,在刮板的两端通过连接环连接链条,每个连接环将两个链条连接在一起。所述的连接环的前端为与链条相配合的开口环,在开口环的开口处设有对称的连接板,在连接板上设有通孔,在通孔处通过连接销连接在刮板上。在其中两个刮板上分别上卡接一个卡块,在两卡块之间间隔两个刮板。在两个卡块之间通过连接销连接一个液压泵,液压泵通过软管连接液力锁,液力锁通过软管连接首尾阀。利用首尾阀和液力锁控制液压泵的伸缩状态,从而来完成断链或合链的工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卡块前端的下方设有一个与刮板相配合的开口,在开口的前侧面上设有与刮板带有阶梯的工字型结构相配合的凸台,在卡块前端的上方设有四个加强筋,在卡块后端设有一个与液压泵相铰接的连接座,连接座为一个U型支座。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装置通过远程供液,利用液压泵的伸缩来完成链板机的断链或合链工作,其过程简洁高效,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降低了劳动的难度及危险性,保证了职工的作业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俯视图;
图3是图1 的A部放大图;
图4 是连接环与链条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矿用边双链链板机液压紧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刮板2,刮板2的截面为带有阶梯的工字型结构,在刮板2的两端通过连接环7连接链条6,每个连接环7将两个链条6连接在一起。在其中两个刮板2上分别上卡接一个卡块1,在两卡块1之间间隔两个刮板2。在两个卡块1的连接座1d之间通过连接销连接一个液压泵3,液压泵3通过软管8连接液力锁4,液力锁4通过软管8连接首尾阀5。
结合图4所示,所述的连接环7的前端为与链条6相配合的开口环7a,在开口环7a的开口处设有对称的连接板7b,在连接板7b上设有通7c孔,在通7c处通过连接销连接在刮板2上。
结合图3所示,所述的卡块1前端的下方设有一个与刮板2相配合的开口1a,在开口1a的前侧面上设有与刮板2带有阶梯的工字型结构相配合的凸台1b,在卡块1前端的上方设有四个加强筋1c,在卡块1后端设有连接座1d,连接座1d为一个U型支座。
工作原理
首尾阀5为一个四位三通阀组,首尾阀5在零位不工作的状态下,进液直接回油箱。
当首尾阀5左位时,进液进入液力锁4并供往液压泵3的进液缸体,液压泵3在进液力的作用下收缩,从而带动夹具卡块1卡住刮板2相向运动开始紧链工作。紧链时链条6开始松弛,当松弛度达到可摘挂连接环7时,停止进液供液,此时液力锁4内部的单向阀芯关闭、锁住进液力,使链条6的松弛度保持住,开始摘挂连接环7。
当首尾阀5右位,进液进入液力锁4并供往液压泵3的回液缸体,液压泵3在进液力的作用下伸出,从而带动卡块1卡住刮板2相对运动,链条6逐步张紧,此时卡块1与刮板2脱离,这时停止进液供液,液力锁4内部的单向阀芯关闭、锁住进液力,取走夹具卡块1和液压泵3,链板机远控液压紧链工序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明,未经赵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95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面副自动研磨装置
- 下一篇:便拆结构玉米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