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外循环电絮凝技术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8850.4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8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陆君;马晓云;陆鸿飞;李艳;蔡星伟;潘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瑞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3 | 分类号: | C02F1/463;C02F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2431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循环 絮凝 技术 处理 重金属 离子 废水 方法 | ||
1.一种利用外循环电絮凝技术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调节废水的pH值为4~6.5,电导率为500~7000us/cm;然后进行外循环电絮凝处理:低压脉冲电源控制每对电极之间的平均电流密度为2~8.5mA/cm2,电极间距为5~30mm,电解时间为10~90min,同时电絮凝电解槽底部设有导出管,在管道上安装流体循环泵,控制该循环泵产生的强制对流流量为1~20L/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的重金属离子含量为50~400mg/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的重金属离子含量为100~310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的pH值为4.5~6,电导率为1200~5000us/cm,每对电极之间的平均电流密度为3~7.5mA/cm2,电极间距为9~25mm,电解时间为20~70min,强制对流流量为5~15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瑞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瑞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885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体溶解性无机纤维
- 下一篇:一种硅铝酸盐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