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耳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88778.5 申请日: 2013-05-21
公开(公告)号: CN103986988A 公开(公告)日: 2014-08-13
发明(设计)人: 杨宗隆 申请(专利权)人: 固昌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4R1/10 分类号: H04R1/10;H04R1/22
代理公司: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陈小雯
地址: 中国台***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耳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耳机,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调音功能的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电子产品无不朝向轻巧迷你化的趋势发展,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使用迷你化的电子产品,如收音机或随身听等。此外,由于个人数字产品的日渐普及,例如常见的MP3随身听、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或笔记型电脑等,更是日常生活所不可或缺的。另外,结合收音机与MP3功能的移动电话也已经出现。

不论是上述何种电子产品,为了让使用者在不干扰旁人的状况下聆听电子产品所提供的声音信号,耳机已成为电子产品的必要配件。此外,耳机也提供了聆听者较佳的声音传输,使聆听者能清楚的听到及了解声音内容,不像在空气中传输声音会造成不清晰的情况,且特别是在使用者移动期间,例如在运动、开车、激烈活动或吵杂的环境下也不会受到影响。

然而由于每个人的耳朵、耳道的尺寸结构都有差异,且每个人对于音乐的喜好也不同,对耳机的音质好坏的判断因人而异,很难符合每个人的需求。同时,市面上大多数的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是固定的,若要改变信号的高音部分或低音部分的频率响应,只能借助电子等化器或相关的软体来改变音场分布的特性。即使外加电子等化器可改变耳机频率响应的特性,但电子等化器内电感或电容所造成的时间延迟却是无法弥补的。因此,在耳机结构上的改良,势必是无可避免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其可调整耳机在结构上的音场特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耳机包括一第一壳体、一扬声器、多个多孔材以及一调音机构。第一壳体具有一容纳空间、一出音口以及多个调音孔,其中调音孔连通容纳空间与第一壳体的外部。调音孔的面积实质上相同。扬声器配置于出音口而位于容纳空间内。多孔材的孔隙各不相同,且多孔材对应覆盖调音孔。调音机构设置于第一壳体而选择性地遮蔽调音孔至少其中之一。

本发明的耳机包括一第一壳体、一扬声器、多个多孔材以及一调音机构。第一壳体具有一容纳空间、一出音口以及一调音孔,其中调音孔连通容纳空间与第一壳体的外部。扬声器配置于出音口而位于容纳空间内。多孔材的孔隙各不相同。调音机构设置于第一壳体且具有多个第二调音孔。第二调音孔的面积实质上相同,且多孔材对应覆盖第二调音孔。调音机构选择性地将第二调音孔其中之一对准第一调音孔。

基于上述,由于耳机的音场特性会因调音孔的透气程度而所有不同,因此,本发明通过覆盖不同孔隙的多孔材来改变各调音孔的透气程度,并通过调音机构依使用者喜好选择适合的调音孔的透气程度。因此,使用者可针对自己的喜好来调整耳机本体的频率响应,以使耳机可符合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因而提升了耳机的性能。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耳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调音孔覆盖多孔层的示意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耳机的外观示意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耳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耳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5的调音机构的示意图;

图7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耳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依照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一种耳机的剖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300、400、500、600;700:耳机

110、310、410、510、610、710:第一壳体

112、512、712:容纳空间

112a、712a:前腔

112b、712b:后腔

114、514、714:出音口

116、316、416、716:调音孔

120、520、720:扬声器

130、530a、530b、530c、730:多孔材

140、340、440、540、640、740:调音机构

142、342、442、542、642:控制钮

144、344、444、544、644:掩模

516、616:第一调音孔

544a、544b、544c、644a、644b、644c:第二调音孔

230a:第一多孔材

230b:第二多孔材

318:滑槽

452、652:外腔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固昌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固昌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87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