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桷兰组培育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8244.2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8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何素芬;顾大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云辰乔木园林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杨保刚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桷兰组 培育 方法 | ||
1.一种黄桷兰组培育苗的方法,其特征是: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当年生半木质化并带有3-5个饱满侧芽与顶芽的黄桷兰嫩枝。剪掉叶片,对枝条表面消毒,再流水冲洗消毒液,并刷洗去掉外植体上的粉尘;再将枝条剪成带1-2个芽的小段,经过酒精浸泡、0.1%氯化汞浸泡、8%次氯酸钠溶液浸泡,用无菌水冲洗,无菌纸吸去材料上残留水,在无菌环境中修剪茎段,每茎段必须保留一芽,芽下端留1-1.5㎝长,切口剪成斜面,芽上端留0.5-1㎝长,切口剪平;将剪成斜面的茎段下端插入到少量B5培养基的培养瓶,每个培养瓶中只插一株茎段,防止消毒不彻底引起交叉污染,调控培养室温度为23±2℃,光照强度为1500LX、每天光照12小时,预培养一周;一周后,选择无污染的茎段转接到初代培养基上,置于温室中进行初代培养,调控培养室温度为23±2℃,光照强度为1500LX、每天光照12小时。经40-55天,分化出芽;将初代培养诱导出的芽从基部切下,转接到继代培养基培养,调控室内温度为23±2℃、光照强度为2000-2500Ix,光照时间为每天13小时。约35天后长出带3-5个叶片的无根苗;将长有3-5个叶片的健壮无根小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人为调控室内温度为23±2℃、光照强度为3000-3500Ix,光照时间为每天14小时,20天后开始有根长出,30—45天后根可长到1-1.5㎝;当生根的组培苗生长到苗高5-7公分㎝或带有3-5片时,将培养瓶打开,在常温下炼苗3-5天,取出组培苗用清水洗净苗上残留培养基,在杀菌剂水溶液中浸泡10秒钟,栽植于通透性好的炼苗基质中,浇水并搭上小拱棚遮阴保湿。最初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每隔5-6天逐渐降低空气相对湿度,依次为90%、80%、70%、60%、50%,平时保持基质湿润和透气,30天后开始有新根萌发;经过组培苗驯化后可移至大棚或花盆栽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桷兰组培育苗的方法,其特征是:继代培养后切取带1-2叶茎段再次转接到继代培养基上,待腋芽萌发生长到3-5个叶片时,如此反复切段繁殖,实现大量组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黄桷兰组培育苗的方法,其特征是:所采用的具体培养基培配方为:初代培养基:B5+IBA0.1-0.5㎎/L+氯吡脲1.0-1.5㎎/L+KT0.1-0.5㎎/L+活性炭1-2㎎/L,加入食用白糖28-35g/L、粉状琼脂7-10g/L,PH为5.5-6.0;继代培养基:B5+IBA0.1-0.5㎎/L+氯吡脲1.0-2.0㎎/L KT0.1-0.5㎎/L,加入食用白糖28-35g/L、粉状琼脂7-10g/L,PH为5.5-6.0;生根培养基:B5+IBA1.0-1.5㎎/L+IAA0.1-0.5㎎/L+GA30.2㎎/L,加入食用白糖28-35g/L、粉状琼脂7-10g/L,PH为5.5-6.0;组培苗驯化采用珍珠岩作为炼苗基质,珍珠岩洗净,用0.5%甲醛溶液消毒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云辰乔木园林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宜宾云辰乔木园林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824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