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力容器套合筒体新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8166.6 | 申请日: | 2013-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2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东;崔军;张立权;姚佐权;秦宗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J12/00 | 分类号: | F16J12/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容器 套合筒体新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压力容器套合筒体新结构,包括彼此套接在一起的多层筒体,所述处于内侧的筒体和处于外侧的筒体均由若干个同轴的筒节通过环焊缝焊接后串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筒体的相邻筒体之间,处于内侧的筒体的各个筒节之间的环焊缝与处于外侧的筒体的各个筒节之间的环焊缝的位置相异。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容器套合筒体新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用金属板材或锻件分别制造用于构成处于内侧的筒体的各个筒节和构成处于外侧的筒体的各个筒节;
步骤2、组焊构成处于内侧的筒体的各个筒节之间的环焊缝,以形成所需长度的处于内侧的第一筒体;
步骤3、能够紧密套接在第一筒体外侧的各个筒节即为构成第二筒体的各个筒节,依次加热第二筒体的各个筒节,使第二筒体的各个筒节逐节套设在第一筒体上,并组焊第二筒体的各个筒节之间的环焊缝以形成第二筒体;在焊接第二筒体的各个筒节之间的环焊缝时,使第二筒体的各个筒节之间的环焊缝与第一筒体的各个筒节之间的环焊缝相互错开,即可获得两层套合筒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容器套合筒体新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两层套合筒体以后,继续进行如下操作,依次加热能够紧密套接在第二筒体外侧的各个筒节即第三筒体的各个筒节,使第三筒体的各个筒节逐节套设在第二筒体上,并组焊第三筒体的各个筒节之间的环焊缝以形成第三筒体;在焊接第三筒体的各个筒节之间的环焊缝时,使第三筒体的各个筒节之间的环焊缝与第二一筒体的各个筒节之间的环焊缝相互错开,即可获得三层套合筒体;
重复上述操作,直至获得所需厚度和长度的多层套合筒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未经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816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