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塑化剂的微滤膜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87862.5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2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袁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瑞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B01D7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江晓萍 |
地址: | 61133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化剂 滤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性炭分离吸附材料,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孔径可控的、具有选择性吸附功能的专用于清除液体中的塑化剂、可广泛适用于食品工业中的除塑化剂的微滤膜。
背景技术:
活性炭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是理想的吸附材料。但发明人通过数十年的研究和实践表明,粉状或块状活性炭在吸附过程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吸附时间过长,对被吸附液体有效成分的伤害较大,粉状或块状活性炭的吸附功能并未充分发挥,只能是表面吸附,清除用过的活性炭工作量很大,对环保造成一定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对塑化剂有特定的吸附功能,使试剂级活性炭的吸附从表面吸附提升为深层吸附,充分地利用试剂级活性炭的比表面积的微孔,吸附时间短,吸附效果好,不伤害被吸附液体有益成分,清洗方便,不污染环境的除塑化剂的微滤膜。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本发明除塑化剂的微滤膜,按重量份由以下组分组成:
试剂级活性炭 45—60,
木纤维 20—35,
硅藻土 5—15,
沸石 10—15,
海泡石 1—4,
特种吸附材料 1—3,
上述的特种吸附材料为珍珠岩、蛭石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的木纤维的打浆度为35—70。
上述的活性炭的粒度小于400目。
上述的硅藻土的粒度为5—20微米。
上述的沸石粒度为40—60微米。
上述的海泡石的粒度为30—50微米。
上述的特种吸附材料的粒度小于240目。
试剂级活性炭的技术指标为医用级标准,粒度小于400目。
本发明除塑化剂的微滤膜采用已有的方法制成,具体如下:
木纤维处理:
木纤维与水的比例为3:97,两者混合制浆打浆度为35—70,使试剂级活性炭、硅藻土、沸石、海泡石、特种吸附材料能牢固与木纤维结合,附着在木纤维上,形成多层次的过滤网。
成膜工艺:
将试剂级活性炭、硅藻土、沸石、海泡石、特种吸附材料按比例投入已打至一定打浆度的木纤维浆液中固液比为1:180混合均匀,将浆液倒入成膜皿脱水成形。脱水过程不宜太快,否则成膜要造成膜片厚薄不均。将已成膜的除塑化剂的微滤膜放入烘房进一步脱水烘干。温度控制在50—120℃,采取逐步升温办法,保证产品的稳定性。
本发明除塑化剂的微滤膜,木纤维形成骨架,试剂级活性炭、沸石、海泡石、特种吸附材料以及硅藻土都有很强的吸附功能,其中沸石还有选择性吸附分子筛的作用,硅藻土有微孔精密过滤的作用,各组分的吸附功能又用膜技术将它们组合成膜。本发明材料的吸附功能优势,膜技术形成的深层网状结构,是一般粉状或块状和活性炭无法与之相比的。在一定的压力下,在完全密封情况下,被过滤液体中的塑化剂完全被膜中的吸附材料所吸附,从而达到清除塑化剂的目的。
试用效果:
1.四川××酒厂,酒中磷苯二甲酸二丁脂含量4.3mg/kg,使用本发明除塑化剂的微滤膜后,经有关部门检测磷苯二甲酸二丁脂为0.1mg/kg,完全达标。
2.四川××酒厂,酒中磷苯二甲酸二丁脂含量5.2mg/kg。使用本发明除塑化剂的微滤膜后,经权威部门检测,磷苯二甲酸二丁脂为0.13mg/kg,完全达标。
3.四川××酒厂,酒中磷苯二甲酸二丁脂含量为3.7mg/kg,使用本发明除塑化剂的微滤膜后,经有关部门检测,未检测出磷苯二甲酸二丁脂。
4.四川××酒厂,酒中磷苯二甲酸二丁脂含量2.8mg/kg,使用本发明的除塑化剂的微滤膜后,经有关部门检测,磷苯二甲酸二丁脂为0.1mg/kg,完全合格。
5.四川××酒厂,酒中磷苯二甲酸二丁酸为4.8mg/kg,使用本发明除塑化剂的微滤膜后,经有关部门检测,磷苯二甲酸二丁脂为0.2mg/ kg,完全合格。
6.四川××酒业,酒中磷苯二甲酸二丁脂为3.2mg/kg,使用本发明的除塑化剂的微滤膜后,经有关部门检测后,磷苯二甲酸二丁脂为0.15mg/kg,完全合格。
本发明除塑剂的微滤膜对塑化剂有特定的吸附功能,使活性炭的吸附从表面吸附提升为深层吸附,充分地利用活性碳的比表面积的微孔,吸附时间短、吸附效果好,不伤害被吸附液体中的有关成分,清洗方便,不污染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瑞,未经袁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78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转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