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差材料热电转换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86572.9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3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徐翌伟;汤晓斌;阳卓岑;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差 材料 热电 转换 性能 测试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温差材料热电转换性能测试系统,其包括有:
电加热单元,所述电加热单元包括导热块;
温差发电器件单元,所述温差发电器件单元包括温差材料;
循环冷却单元,所述循环冷却单元包括吸热盒;
数据采集单元,其特征在于:将待测的温差材料放置在温差发电器件单元内,由电加热单元通过导热块对所述温差材料热端进行加热,由循环冷却单元通过吸热盒对所述温差材料冷端进行降温,并由数据采集单元记录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及冷热面温度,通过数据采集单元的实时数据显示,对温差材料热电转换性能进行精确测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差材料热电转换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系统的电加热单元还包括电源及由所述电源控制的电加热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差材料热电转换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管由独立开关控制,所述导热块除热端面外均由复合反射绝热材料包裹,并在最外层填充脱脂玻璃纤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温差材料热电转换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系统的温差发电器件单元还包括紫铜片、铠装K型热电偶和加强板,所述温差材料放置于导热块与吸热盒之间,所述紫铜片包括有两片且分别放置于导热块与温差材料热端之间和吸热盒与温差材料冷端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温差材料热电转换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紫铜片的侧面钻孔并植入用于测得所述温差材料冷热面温度的铠装K型热电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温差材料热电转换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冷却单元还包括散热器、储液结构和循环泵,所述吸热盒底端和与温差材料冷端接触的紫铜片相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温差材料热电转换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材料热电转换性能测试系统还包括有橡胶管,所述吸热盒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所述橡胶管分别连接循环泵和散热器;所述循环泵与散热器之间通过所述橡胶管连接储液结构,通过水循环进行冷却降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温差材料热电转换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多通道数字巡回检测仪、连接温差材料正负极的导线、连接铠装K型热电偶的导线及负载,所述导线接至多通道数字巡回检测仪的相应通道,测试并记录实时数据。
9.一种温差材料热电转换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待测的温差材料放置在导热块与吸热盒间的两片紫铜片之间,通过加强板使导热块、紫铜片、温差材料及吸热盒紧密接触,在储液结构及循环泵中注入水使其能够正常运转,将连接温差材料正负极的导线和连接铠装K型热电偶的导线连接到多通道数字巡回检测仪上;
步骤2、将电源接通,通过电加热管对导热块进行加热,同时通过循环泵对吸热盒进行散热;
步骤3、通过多通道数字巡回检测仪采集温差材料的热端温度、冷端温度、输出电压值及输出电流值,采用实时测试和实时显示的方式,绘制温差材料输出电压-时间关系曲线及输出电压-温差关系曲线,确定不同温度梯度对性能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657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