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破碎的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6134.2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2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葛国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黟县越驰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18 | 分类号: | B02C18/18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5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破碎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钕铁硼磁粉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破碎的刀具。
背景技术
真空快淬炉被广泛的应用于钕铁硼磁粉生产中,其工作原理为熔融状态下的金属与高速旋转的水冷滚轮接触后,被拉成薄膜而快速凝固形成丝条状的快淬条,使得金属液态无序结构冻结,形成非晶或微晶结构。快速凝固形成的快淬条带经冷却罩折返后落入快淬炉底部设置集料筒内,快碎条带就会在集料筒内折叠形成刨花状。刨花状的快淬条占用的空间大,因此集料筒内单次的储料量少,进而影响快淬炉的单炉产量,且从集料筒中取料操作困难,另外在后续工序中还需要单独设置一个对快淬条进行破碎的工序,因此钕铁硼磁粉的生产周期长,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破碎的刀具,可对快淬炉内冷却折返后的快淬条进行有效的破碎,提高集料筒的单次储料量,提高快淬炉的单炉产量以及减短钕铁硼磁粉的生产周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破碎的刀具,其特征在于:刀具包括条片形的刀具本体以及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刀架相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刀具本体的中段构成交叉状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的刀具,在刀架带动刀具转动过程中,刀具本体就会对快淬炉内冷却折返下落的快淬条进行切割,将快淬条切割成磁粉,提高集料筒的单次储料量,进而提高快淬炉的单炉产量,另外不需要在后续工序中另外再次进行破碎处理,减小钕铁硼磁粉的生产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装配状态示意图;
图4为刀架与转轴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快淬炉内冷却折返后的快淬条进行有效破碎的刀具,其采取的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破碎的刀具,其特征在于:刀具22包括条片形的刀具本体221以及连接杆222,连接杆222的一端与刀架23相连接,连接杆222的另一端与刀具本体221的中段构成交叉状连接。如图2、3、4所示,其为本发明的一种使用方式,即通过与壳体10、刀架23、转轴21构成一破碎装置,壳体10上开设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壳体10上的进料口11与快淬炉上的冷却罩物料出口相对应布置,壳体10上的出料口与集料筒进料口相连接,进料口11的开口指向与转轴21的径向方向相一致。这样冷却折返的快淬条沿转轴21的径向落入壳体10内,壳体10内的转轴21就会转动带动刀架23和刀具22转动将快淬条快速的切割成磁粉,然后从物料出口输出至集料筒内进行收集和进一步的冷却。这样集料筒就能够储存较多的物料,进一步快淬炉的单炉产量以及减短钕铁硼磁粉的生产周期。
具体实施时,壳体10为圆筒状,壳体10和转轴21的轴芯方向相平行/重合、且均位于水平面内;壳体10的上部侧壁设置快淬条进料口11、下部侧壁设置供破碎后的钕铁硼磁粉出料的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处设置有筛网12。通过调节筛网12目数的大小,从而实现对破碎的磁粉颗粒度大小进行控制,保证破碎的效果和满足不同生产对破碎颗粒度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黟县越驰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黟县越驰科技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61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