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模式的微机械麦克风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6057.0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8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叶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耐普微电子有限公司;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9/04 | 分类号: | H04R19/04;H04R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高磊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式 微机 麦克风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模式的微机械麦克风,其包括:声电传感器;与外部的处理单元连接的模式选择器,用于将所述处理单元所输出的模式选择信号转换成相应的选通信号并予以输出;与所述模式选择器连接的受控放大器,用于基于所述模式选择器所提供的选通信号确定所述声电传感器所输出的电信号的放大增益,并按照所确定的放大增益来放大所述电信号,并将放大后的电信号予以输出;与所述模式选择器连接的受控电源,用于基于所述模式选择器所提供的选通信号确定向所述声电传感器所输出的偏置电压,并输出所确定的偏置电压,以供所述声电传感器依据所确定的偏置电压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本发明通过模式选择来实现在不同应用中提供不同灵敏度的麦克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机械麦克风,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模式的微机械麦克风。
背景技术
微机械麦克风(MEMS麦克风)是基于CMOS/MEMS技术设计的一种麦克风,其一致性比驻极体电容器麦克风的一致性好4倍以上,由于其优良的特性和极小的尺寸,微机械麦克风特别适合高性价比的麦克风阵列应用中,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录音笔、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
目前,为了让微机械麦克风在相应的电子产品中提供优质的音频服务,微机械麦克风的设计者根据其所在的电子产品的应用领域的特性,来对微机械麦克风的灵敏度进行不同的设计。例如,手机中的麦克风因为需要收录近场音频,故其灵敏度稍低,而数码相机中的麦克风因为需要收录远场音频,其灵敏度要求较高。随着这类电子产品的功能多样化,一个电子产品中可能不仅需要收集近场音频、还需要收录远场音频。比如,智能手机大多具备通话功能和录像/录音功能。这使得现有的微机械麦克风的单一灵敏度不能满足电子设备不同应用场景的需要。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微机械麦克风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模式的微机械麦克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微机械麦克风的灵敏度不可调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模式的微机械麦克风,其至少包括:声电传感器;与外部的处理单元连接的模式选择器,用于将所述处理单元所输出的模式选择信号转换成相应的选通信号并予以输出;与所述模式选择器连接的受控放大器,用于基于所述模式选择器所提供的选通信号确定所述声电传感器所输出的电信号的放大增益,并按照所确定的放大增益来放大所述电信号,并将放大后的电信号予以输出;与所述模式选择器连接的受控电源,用于基于所述模式选择器所提供的选通信号确定向所述声电传感器所输出的偏置电压,并输出所确定的偏置电压,以供所述声电传感器依据所确定的偏置电压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予以输出。
优选地,所述麦克风还包括:封装所述声电传感器、模式选择器、受控放大器及受控电源的外壳,以及由所述外壳内延伸至外表面的多个引脚;
其中,所述引脚包括:与所述受控放大器连接的输出引脚;与所述受控电源连接的电源引脚;用于为所述声电传感器、模式选择器、受控放大器及受控电源提供地线的接地引脚;以及与所述模式选择器连接的模式选择引脚。
优选地,在所述外壳的一侧设有用于收录声音的孔,在所述外壳另一侧设有各所述引脚。
优选地,所述模式选择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预设的模式选择信号分别与放大增益和偏置电压的对应关系;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模块连接的处理模块,用于从存储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模块中的各模式选择信号中确定来自外部的处理单元的模式选择信号所对应的放大增益和偏置电压;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的选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所得到的放大增益和偏置电压,分别向所述受控放大器和受控电源输出用于对应表示放大增益和偏置电压的选通信号。
优选地,所述模式选择信号包括:免提模式、录音/录像模式、近场通话模式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耐普微电子有限公司;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耐普微电子有限公司;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60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座便器排水软管的提升装置
- 下一篇:海缆透水试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