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中冷器气室壳芯机及其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85997.8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8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曾明宗;刘传龙;金元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郧县力达商用车配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13/08 | 分类号: | B22C13/08;B22D1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中冷器气室壳芯机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中冷器气室壳芯机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中冷器一般由铝合金材料制成,中冷器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即散热器芯体和中冷器气室壳体。对于气室壳体要求具有很薄的壁厚和光滑的表面,因此,适合于采用壳芯机制壳型及低压铸造成型。
在汽车工业中,低压铸造技术实现了汽车铸件的精密化、薄壁化、轻量化和节能化。90年代后期世界各国对铸件要求越来越高,铸件的精密化、薄壁化、轻量化和省力化已成为铸造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
低压铸造是使液体金属在压力作用下充填型腔,以形成铸件的一种方法。低压铸造的最基本特征是金属液在坩埚内由下而上充填铸型。而铸型壳芯机充填铸型浇口与冒口可以合而为一。由于低压铸造铸件内没有气泡,这种铸件可以用热处理方法大幅度提高铸件材质的力学性能。但目前低压铸造在设备、模具、工艺和自动化方面尚需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中冷器气室壳芯机及其加工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中冷器气室壳芯机,其包括机床本体、设置于所述机床本体的液压机构、驱动机构和壳芯模具;所述机床本体设置有旋转模架;所述壳芯模具设置于旋转模架,包括上动模、与所述上动模匹配的下定模。
具体地,所述壳芯模具内设置有电加热器和热电偶,端部依次连接有气压喷砂嘴、吹砂筒、落砂容器。
具体地,所述液压机构包括液压站油箱、依次连接于所述液压站油箱的油泵电机、液压换向阀组、高压油管、设置于所述壳芯模具的合模油缸、设置于所述机床本体的液压马达。
具体地,所述合模油缸的活塞杆固定在动模固定板上,脱模时合模油缸退回,上动模向左移动脱模。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中冷器气室壳芯机加工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S101:加热壳模;
S102:吹砂;
S103:结壳;
S104:倒出余砂;
S105:硬化;
S106:顶芯、取芯。
具体地,所述步骤S101包括:壳模的加热温度由壳芯砂粘结剂、需要的壳厚、结壳时间和硬化时间等因素确定,一般为240~280℃。
具体地,所述步骤S102包括:吹砂筒内通入0.2~0.4MPa的压缩空气进行吹砂,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压力,一般为1~3s。
具体地,所述步骤S103包括:吹砂结束后,吹砂筒停留一段时间进行结壳,结壳时间一般为15~30s,按壳厚需要而定,一般为3~5mm。
具体地,所述步骤S104包括:达到规定的结壳厚度后,将砂模翻转180°,将未曾结壳的中心部分芯砂倒回吹砂料筒;然后作左、右45°的摇摆振动数次,以倒净未结壳的芯砂。
具体地,所述步骤S105包括:将已结壳而尚处于塑性状态的薄壳继续加热一段时间,使塑性薄壳型完全硬化;硬化时间需视壳厚而定,一般为30秒。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壳芯机工作过程是喷注砂与紧实同时完成的,并立即预热在芯模型腔中硬化,一个循环周期仅需几十秒,便可生产出供低压铸造用的砂芯,生产效高。
2、模架自动翻转180°倒空余砂形成壳芯,此工艺可节省覆膜砂40%。
3、能喷射制成很复杂的各种中冷器气室砂芯,而且尺寸精确、表面光洁,从而可以减少铸件清理加工量,砂芯质量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汽车中冷器气室壳芯机的主视图;
图2 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汽车中冷器气室壳芯机的左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汽车中冷器气室壳芯机加工方法流程图。
图1中:1、液压站油箱;2、油泵电机;3、液压马达;4、液压阀组;5、锁紧螺母;6、高压油管;7、合模油缸;8、旋转模架;9、落砂容器;10、气压吹气阀;11、驱动轮;12、上动模具;13、驱动轮支架;14、下定模具;15、砂芯型腔;16、热电偶;17、气压喷砂嘴;18、吹砂筒;19、动模固定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郧县力达商用车配套有限公司,未经郧县力达商用车配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59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