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步法制备γ-Al2O3介孔纳米材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85955.4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1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君;连加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F7/34 | 分类号: | C01F7/34;B01J20/08;B01J2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步法 制备 al sub 纳米 材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纳米材料制备,特别是一种一步法制备γ-Al2O3介孔纳米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γ-Al2O3是氧化铝的低温稳定相,具有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且因铝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材料,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催化剂载体、陶瓷、光学、吸附剂及分离等领域。γ-Al2O3纳米材料的纯度、结晶度、形貌、比表面积、孔隙率及孔径等,对其应用具有重要影响,参见:氧化铝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因此,γ-Al2O3纳米材料的制备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迄今,人们已开发出多种γ-Al2O3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如:气相法(参见:CN01102602.2)制备γ-Al2O3,但需要特殊设备和700-900°C的高温条件;模板浸渍法,利用发酵法生产红霉素菌渣(参见:CN201110060443.6)或天然植物葛根(参见:CN200610113015.4)为模板,经浸渍或浸泡、高温煅烧等步骤制备γ-Al2O3,不仅耗时,且高温煅烧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自蔓延燃烧法(参见:CN201110390852.2),即耗费大量的甘氨酸资源,且制备效率不高;喷雾干燥法(参见:CN93108631.0、CN00134392.0、CN200410155479.2),喷雾干燥得到前驱物需在高温下煅烧才能转变为γ-Al2O3;溶液法制备γ-Al2O3纳米材料,包括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微乳液法等,但制备产物均为含铝的沉淀物、薄母石和拟薄水铝石等前驱物,仍需高温煅烧才能转变为γ-Al2O3[参见:CN200810060091.2;CN200410070144.0;无机材料学报,1994,9(4):475;Adv.Sci.Technol.,1999,14:49;J.Non-crystalline Solids,1992,147&148:598]。γ-Al2O3纳米材料制备的相关文献中,水热/溶剂热法是文献量最大的制备方法,但直接制备的产物通常是γ-AlOOH,经煅烧后,可转变为相同形貌的γ-Al2O3纳米材料(参见:CN201110277444.6、CN201210047310.X、CN201110068751.3)。现有专利文献中,除了以拟薄水铝石或三水氧化铝为原料,直接制备γ-Al2O3材料(参见:CN01114174.3、CN96122106.2)之外,γ-Al2O3纳米材料的制备均包含了前驱物的制备和煅烧过程,且孔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常需加入模板剂等辅助试剂(参见:CN201210120770.0、CN201110404292.1、CN201110273166.7、CN200710048718.8、CN200610125561.X、CN200410050745.5、CN98119913.5)。
由上述可见,人们虽已开发出多种方法制备γ-Al2O3纳米材料,但仍尚难实现γ-Al2O3纳米材料的一步制备,且稳定剂和模板剂等辅助试剂的去除亦可能破坏材料的均匀性、降低比表面积和改变材料形貌。因此,开发低能耗、环境友好、方法简单、设备要求较低和适宜于规模化生产的介孔γ-Al2O3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仍是满足γ-Al2O3纳米材料应用需求的技术关键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分析和存在问题,提供一种一步法制备γ-Al2O3介孔纳米材料的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设备要求较低、能耗低、环境友好,适于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59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