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酞菁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85679.1 | 申请日: | 2013-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3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社;王皛;黄欣悦;李斯文;刘俊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31/22 | 分类号: | B01J31/22;H01M4/9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69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配合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用途 | ||
1.一种金属酞菁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氮气保护下,温度为185℃,反应时间为4小时条件下,经研磨后的4-硝基邻苯二甲酰亚胺、过渡金属盐、尿素、钼酸铵、氯化铵,反应可得黑蓝色块状固体A;
步骤2,将黑蓝色块状固体A纯化处理后加入DMF中,经搅拌,再加入Na2S·9H2O,,过滤、干燥得反应生成产物B;
步骤3,将羧基多壁碳纳米管、无水DMF加到反应容器中,搅拌升温,滴入SOCl2,待剩余SOCl2完全蒸出后,加入反应物B,搅拌,滴入三乙胺,抽滤,干燥,即可得最终产物金属酞菁配合物催化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酞菁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蓝色块状固体A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酞菁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生成产物B的结构式如式(II)所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酞菁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终产物金属酞菁配合物催化剂的结构式如式(III)或(IV)所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酞菁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物还包括3,4,9,10-苝四酸二酐,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氮气保护下,温度为185℃,反应时间为4小时条件下,经研磨后的4-硝基邻苯二甲酰亚胺、3,4,9,10-苝四酸二酐、过渡金属盐、尿素、钼酸铵、氯化铵,反应可得黑蓝色块状固体C;
步骤2,将黑蓝色块状固体A纯化处理后加入DMF中,经搅拌,再加入Na2S·9H2O,,过滤、干燥得反应生成产物D;
步骤3,将羧基多壁碳纳米管、无水DMF加到反应容器中,搅拌升温,滴入SOCl2,待剩余SOCl2完全蒸出后,加入反应物D,搅拌,滴入三乙胺,抽滤,干燥,即可得最终产物金属酞菁配合物催化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酞菁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蓝色块状固体C的结构式如式(V)所示: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酞菁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蓝色块状固体D的结构式如式(VI)所示: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酞菁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终产物金属酞菁配合物催化剂的结构式如式(VII)或(VIII)所示: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金属酞菁配合物催化剂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酞菁配合物催化剂可用于锂/亚硫酰氯电池体系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大学,未经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567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