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法玻璃退火窑A区双顺流退火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5638.2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5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锐;张仰平;程明;易星;王川申;邢建;刘资宇;王小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5/00 | 分类号: | C03B2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干权;单大义 |
地址: | 200063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退火 顺流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退火工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关于浮法玻璃退火窑A区双顺流退火工艺。
[背景技术]
在浮法玻璃的生产过程中,混合料经过了窑炉熔融、锡槽成型、退火窑退火、最后经过冷端输送切裁包装获得成品。
而在上述生产过程中,退火窑是在退火环节中非常关键的设备。简单地讲,退火窑是一个大冷却器,是保证完成退火的设备,一般沿其纵向分为辐射间接冷却区、热风循环强制冷却区、冷风强制冷却区和自然对流冷却区,而辐射间接冷却区又可分为顺流区、一个退火区和一个冷却区,其中顺流区是用于均化玻璃带横向温度的均热区,退火区是用于产生应力松弛的以及不再产生永久应力的退火后区。退火窑的关键特性是保温、冷却、加热,因为优良的保温绝热性能为玻璃退火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基础,有效的冷却系统为玻璃退火提供了调控手段,加热系统只是给予辅助补偿。
但是玻璃在退火窑中的冷却是需要按照一定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由玻璃特性所决定的退火工艺,因此退火窑工艺要尽量去适应玻璃的特性,其实质就是尽可能的为玻璃的应力松弛创造条件,使玻璃的永久应力的数值、分布形态达到玻璃制品允许的范围;同时还要控制玻璃的暂时应力,不致造成玻璃破裂损和不易切裁。
现有的退火工艺中,一般在顺流区多采用传统的单顺流工艺,即仅采用一个顺流区,并将此顺流区作为均热区,而不作为退火功能的主体,但该退火工艺仅能满足不大于800t/d的浮法线的生产,当随着浮法玻璃拉引吨位不断提高,便无法满足生产需要,其主要表现在玻璃带在顺流区中冷却困难,从而造成后续的各区玻璃冷却困难、无法完成退火要求,最终导致玻璃退火质量差、生产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单顺流工艺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适用于大吨位浮法玻璃退火窑的A区双顺流退火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A区双顺流退火工艺,包括浮法退火窑沿其纵向可分为辐射间接冷却区、热风循环强制冷却区、冷风强制冷却区和自然对流冷却区,所述的辐射间接冷却区设有一个顺流A区、一个退火区B和一个冷却区C,其特征在于在一个顺流A区设有双顺流退火工艺,所述的双顺流退火工艺是加长顺流A区的长度,并将A区分为A1、A2两区:A1是第一个顺流区,实现玻璃带的均热;A2是第二个顺流区为退火区;A1区采用顺流保证冷却效率,A2采用顺流冷却以消除其与B1区之间的冷却拐点,并于B1区组成一个大的无拐点退火区,此区涵盖了玻璃带的高效率应力松弛区域,A区双顺流减轻B区的压力,这样就构成一个完整的退火作业制度。
所述的双顺流退火工艺实现玻璃带温降速度相对快、慢、慢、快 的退火作业制度,所述的A1、A2即“快、慢”前两步,退火窑的B区、C区即作业方法中的“慢、快”的后两步,所述玻璃带温降速度的快和慢是相对于生产6mm玻璃时,温降速度18℃/min而言的,即玻璃带温降速度快是指温降速度比18℃/min大,玻璃带温降速度慢是指温降速度比18℃/min小。
所述的A1区的长度比A2区短,出口温度为575℃。
所述A2区的出口温度为53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在顺流区将传统的的单顺流退火工艺变更为双顺流退火工艺,首先,改进后的双顺流退火工艺可以满足大于800t/d的大吨位浮法线的生产需要;其次,实现了“快、慢、慢、快”的退火作业制度,大大提高了玻璃的退火效率和质量及生产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A区双顺流和传统单顺流退火工艺的效果对比图;
图中 A1区为第一顺流区,A2区为第二顺流区,B区为退火区,C区为冷却区,
1为单顺流玻璃带温降曲线 2为双顺流玻璃带温降曲线 3为单顺流冷却风温升曲线 4为双顺流冷却风温升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相信本浮法玻璃退火窑的退火工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可以实现的。
实施例
本发明的双顺流退火工艺的理论是基于盖尔赛龙(J.P.Garcelon)提出的退火理论,即玻璃退火上限温度是560℃-580℃,而不是早期所认识的540℃左右。基于盖尔赛龙的退火理论,本发明综合考虑了A、B区的功能,针对大吨位浮法退火窑,研发出A区双顺流的退火工艺,实现玻璃带温降速度相对“快、慢、慢、快”的退火作业制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56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