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密度螃蟹养殖池内水体产生微流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85371.7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3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旺龙渔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苏看 |
地址: | 241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密度 螃蟹 养殖 水体 产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密度螃蟹养殖池内水体产生微流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养殖螃蟹对养殖场的要求很高,目前养殖螃蟹的池塘,要求面积一般在1—5亩为宜,蟹池条件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出水方便,水深一般以1—1.5米为好。蟹池底质量最好为沙壤土、砂砾土,通气性能好,有利于水草、底栖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可为河蟹提供天然饲料,池底淤泥厚度一般不超过5厘米。蟹池的四周应建防逃设施,如砖墙、塑料薄膜等。蟹池的进出水口应用铁丝网拦好,以防河蟹外逃。
现有技术中,人工养殖螃蟹的池塘对自然环境的要求太高,不容易找到适合的养殖场。根据螃蟹的生活习性,流动的水更适宜螃蟹生长,而现有螃蟹养殖池塘内多为不流动的死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密度螃蟹养殖池内水体产生微流的装置,以解决现有螃蟹养殖池塘内水体不流动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密度螃蟹养殖池内水体产生微流的装置,包括养殖用的池塘,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内设置多道土埂将池塘分隔成连续的循环水道,在循环水道底部设置有提气式增氧机,提气式增氧机一侧设置底部通水的挡板。
所述提气式增氧机通过增氧曝气管或者纳米曝气管向水体底部充气,曝气过程中,气泡上浮,提气式增氧机上部的水向上运动,挡板另一侧的水从挡板下端通过进行补充,使水体产生循环流动。
所述提气式增氧机根据池塘大小和水流速度设置一个或两个以上,根据池塘面积大小和提气式增氧机的功率确定使用数量,以调节和控制池塘内水流速度。
所述挡板上下可调的安装在水道内,挡板上下调节,可控制水道内水流速度和流量,提气式增氧机从水体底部充气,既可以给水体增氧,又可以作为水体循环流动的动力源。
所述土埂设置有平缓的土埂斜面,土埂斜面的坡度不大于1/3,可防止螃蟹打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螃蟹养殖池塘相比,池塘内水可以定向流动,更适宜螃蟹生长,水流速度可以控制,通过土埂在池塘中分隔出来的水道,可以增加池塘内养殖螃蟹的适宜面积,大大增加了池塘内可养殖螃蟹的密度,养殖密度可提高三倍以上;水道内通过提气式增氧机配合挡板对水循环提供循环动力,还可以给水体增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提气式增氧机与挡板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提气式增氧机与挡板的纵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3所示,一种高密度螃蟹养殖池内水体产生微流的装置,包括养殖用的池塘3,池塘3内设置多道土埂4将池塘分隔成连续的循环水道5,在循环水道5底部设置有提气式增氧机2,提气式增氧机2一侧设置底部通水的挡板1,提气式增氧机2通过增氧曝气管或者纳米曝气管向水体底部充气,曝气过程中,气泡上浮,提气式增氧机2上部的水向上运动,挡板1另一侧的水从挡板下端通过进行补充,使水体产生循环流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旺龙渔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旺龙渔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53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氨基寡糖素和井冈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硒鼓粉仓搅拌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