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拟合逼近算法的应用模型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85231.X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6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芬奇动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7 | 分类号: | G06F17/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拟合 逼近 算法 应用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领域,更具体的说,一种基于拟合逼近算法的应用模型。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进行显示画面的操作过程中,其融合区域所占整体画面比例的大小,直接影响了融合的效果,相对而言,更大的融合区域则可调节的像素点数越多,效果越好。一个优秀的融合算法需要拟合出在该融合区域由于光照的不同而产生的颜色曲线,而融合区域越小,其对算法的要求越严格。
近来飞速发展的数字化融合带算法技术,已经开始完善这种需求效果。随着大屏幕投影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而且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提高,这是就需要融合带的算法能够较好的对各种形状屏幕拥有适应性,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拟合逼近算法的融合带数学摸型恰如其分的展现了这一功能,应时而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拟合逼近算法的应用模型,解决计算机运行速度慢、几何校正误差大等一系列问题,达到快速计算且稳定、非线性最优化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整个数学模型面向的对象是一个网络计算机群,而在播放视频或其他展示项目时,多个计算机组成的是一个完整的画面。对于视频播放的,一般采用的标准为24帧/秒,25帧/秒以及30帧/秒,即每帧最小播放时间为33毫秒,本发明采用高效的网络同步算法,将主机与各分机网络延迟动态的计算在内,进而进行补偿,从而实现了多台机子同步的播放效果,其误差值小于1毫秒。
本数学摸型设计了相应的拟合逼近算法,为了能够较好的对各种形状屏幕的适应性。因为屏幕形状的不规则而导致显示画面差异所引起的误差,在大屏幕显示时同样不容忽略。而本数学模型在简单并且具有一定规则性的同时,又对屏幕的局部不规则性(如果存在的话)有较细致的描述性能,计算较简单,调整方便。
融合带通常不是规则的长方形,而是不规则的几何形状。这就给融合带的羽化系数计算带来了一定困难。如果用长方形来近似,在靠近边界的区域会有可见的扭曲或重影。因此,本数学模型设计了可适用于任意形状融合带的距离变换算法来计算羽化系数。不仅拼接融合质量大幅度提高,而且投影机的安装位置、投射角度、以及屏幕形状都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任意设计。
投影机的输入输出曲线是非线性的。因此不同投影机的色彩、亮度调整非常困难。并且融合带的羽化系数计算也必须考虑这种非线性,以避免羽化后的像素值经过这种非线性映射后,与预想的亮度和色彩值产生较大的偏差。本数学模型采用了独创性的四色校正法。
图形图像处理与传输模块为投影机边缘融合系统的核心部分。该部分接受上游源模块的数据,对于有压缩编码过的数据流,图形图像处理模块需要对数据进行解码运算。解码后的数据,在本模块中,按照相应的参数,根据多项式拟合算法逼近所要校正曲面,将图像进行放大、缩小、平移、旋转、扭曲等处理,使得图像投影到屏幕上后,内容分布均匀规则。
融合区域所占整体画面比例的大小,直接影响了融合的效果,相对而言,更大的融合区域则可调节的像素点数越多,效果越好。一个优秀的融合算法需要拟合出在该融合区域由于光照的不同而产生的颜色曲线,而融合区域越小,其对算法的要求越严格,本融合代数学模型的拟合逼近算法,其融合区域大小在不影响画面质量前提下,最小可达到单幅画面的15%,相比同类型的其他产品至少30%的融合区域,有很大的提高。
本融合代数学模型的拟合逼近算法为了得到更好的融合效果采用了如下准则:
准则1:应尽可能的加大融合区域,并使过度函数在融合区边界趋于零,以使几何校正相对误差尽量变小;
准则2:边缘融合区域使用的过度函数应尽量的平滑,以减弱几何校正的软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拟合逼近算法的模块结构示例图。
图2是本发明的融合代数学模型中计算机内部执行拟合逼近算法时的数据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所示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拟合逼近算法的应用模型,采用高效的网络同步算法,将主机与各分机网络延迟动态的计算在内,进而进行补偿,从而实现了多台机子同步的播放效果,其误差值小于1毫秒。
设计了可适用于任意形状融合带的距离变换算法来计算羽化系数。不仅拼接融合质量大幅度提高,而且投影机的安装位置、投射角度、以及屏幕形状都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任意设计
采用了独创性的四色校正法,应对投影机的输入输出曲线是非线性的,以避免羽化后的像素值经过这种非线性映射后,与预想的亮度和色彩值产生较大的偏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芬奇动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芬奇动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52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