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门的锁止解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4939.3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2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富士原泰斗;高妻宏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20 | 分类号: | E05B65/20;E05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解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门的锁止解除装置,其具备:电动式锁止解除构件,其能够发挥锁止解除用动力;紧急用锁止解除构件,其能够传递与车辆驾驶员的操作对应的机械方式的锁止解除用动力;以及闩锁(lanch)机构,其能够进行非锁定状态和锁定状态的切换,并且与所述非锁定状态下的所述电动式锁止解除构件和所述紧急用锁止解除构件中的任一方的动作对应地解除门的锁止状态。
背景技术
在通过门开关的操作而以电气方式进行锁止解除的车门的锁止解除装置中,在专利文献1中已知有下述的车门的锁止解除装置:防备因电池用尽等导致的动作不良而无法以电气方式解除门的锁止状态的情况,通过由车辆驾驶员的操作产生的机械方式的操作力也能够解除门的锁止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598668号公报
可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中,外把手以这样方式设置在门上:能够将手插入到设于车体侧的凹部来操作外把手,紧急用操作部件配设成通过该外把手而被从外部被遮盖起来,当操作紧急用操作部件时,需要将手插入到外把手的里侧进行操作,很难说紧急用操作部件的操作性良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的锁止解除装置,其使因电池用尽等导致的动作不良而无法以电气方式解除门的锁止状态的情况下的紧急操作变得容易。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车门的锁止解除装置,其具备:电动式锁止解除构件,其能够发挥锁止解除用动力;紧急用锁止解除构件,其能够传递与车辆驾驶员的操作对应的机械方式的锁止解除用动力;以及闩锁机构,其能够进行非锁定状态和锁定状态的切换,并且与所述非锁定状态下的所述电动式锁止解除构件和所述紧急用锁止解除构件中的任一方的动作对应地解除门的锁止状态,所述车门的锁止解除装置的第一特征在于,在所述门设置有门把手,所述门把手与第一操作对应地使所述电动式锁止解除构件进行动作,并且与不同于第一操作的第二操作对应地使所述紧急用锁止解除构件进行动作。
并且,本发明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于,能够对所述门把手切换第一操作和第二操作地进行操作,所述第一操作为从中立位置向上下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转动操作门把手的操作,所述第二操作为从所述中立位置向上下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转动操作门把手的操作,所述门把手通过单个支轴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门,在所述门把手和所述门间设置有施力构件,该施力构件对所述门把手向使其返回到所述中立位置侧的方向转动施力。
另外,实施方式中的外把手12与本发明的门把手对应,实施方式中的锁止解除用电动马达17与本发明的电动式锁止解除构件对应,实施方式中的前部侧门D与本发明的门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能够利用同一个门把手进行电动式锁止解除构件正常工作的通常状态下的第一操作和电动式锁止解除构件不能工作的紧急状态下的第二操作这两个操作,因此,无法电气解除门的锁止状态的情况下的紧急操作变得容易。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门把手通过单个支轴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门,并且门把手被施力构件向中立位置施力,因此,能够实现使第一和第二操作的切换变得容易的把手结构的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车门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2为沿图1中的2-2线的剖视图。
图3为非操作状态下的沿图2中的箭头3方向的视图。
图4为示出锁止解除装置的结构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沿图2中的5-5线的剖视图。
图6为通常操作状态下的与图3对应的图。
图7为紧急操作状态下的与图3对应的图。
图8为沿图3中的8-8线的剖视图。
图9为沿图2中的9-9线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2:作为门把手的外把手;
14:闩锁机构;
17:作为电动式锁止解除构件的锁止解除用电动马达;
30:支轴;
46:紧急用锁止解除构件;
56:施力构件;
D:作为门的前部侧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在图1和图2中,在该乘用车辆所具备的门、例如前部侧门D的外门板11,配设有作为门把手的外把手12以及位于该外把手12的后方的圆柱锁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制锁有限公司,未经本田制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49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点控系统
- 下一篇:带有充电操控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