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立基于上车身模型的概念设计模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84934.0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6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秦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贾玉姣;黄德海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立 基于 车身 模型 概念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立基于上车身模型的概念设计模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车身概念设计是车型设计初期一个重要阶段,在车身概念设计阶段,需要对现有车身的造型、刚度和模态等方面进行检测,以确保有效规避车身在后续设计研发过程中的性能缺陷,提高车身设计的质量,节省车身设计全过程的修改成本和开发周期。
当前建立的上车身概念设计模型的方法,建立的上车身概念设计模型与后续实际加工形成的实际的上车身模型在应力分布上差距较大,因此对上车身概念设计模型分析不精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建立精确的概念设计模型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一种建立基于上车身模型的概念设计模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所述上车身模型的侧边立柱,确定硬点位置;S2、由同一侧边立柱确定的相邻硬点之间构建梁单元,形成梁单元序列;S3、由不同侧边立柱确定的硬点交接处形成接头部分,在所述接头部分建立刚性杆单元序列连接;S4、选取梁单元序列的位置,赋予所述上车身模型中相同位置处横截面的设计参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建立基于上车身模型的概念设计模型的方法,由于本发明在设计概念设计模型时对同一侧边立柱构建的是梁单元序列而对不同侧边立柱确定的赢点交接处形成的接头部分采用的刚性杆单元序列连接,因此保证了设计的概念设计模型既能满足刚度需求又能满足梁单元形状调整的需求;因此可在梁单元序列位置,赋予所述上车身模型中相同位置处横截面的设计参数,可以使建立的概念设计模型提高上车身概念设计模型相对于上车身模型的精度,保证上车身概念设计模型更精确完成上车身模型车身刚度和下车身的应力分布的模拟。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建立基于上车身模型的概念设计模型的方法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优选地,所述侧边立柱包括A柱、B柱、C柱和三角窗边柱。
优选地,由所述A柱、B柱、和三角窗边柱确定的相邻硬点之间形成的梁单元序列沿直线排列。
优选地,由所述C柱、确定的相邻硬点之间形成的梁单元序列沿曲率排列。
优选地,所述侧边立柱上硬点的位置为所述侧边立柱上的起点、中点和终点。
优选地,有限元软件自动存储所述上车身模型的横截面设计参数,形成数据库。
优选地,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赋予上车身模型相同位置处的横截面设计参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建立基于上车身模型的概念设计模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上车身模型中侧边立柱的模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49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