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胞内脂肪酶产生菌及其应用及筛选方法及使用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83968.8 申请日: 2013-05-17
公开(公告)号: CN103540535A 公开(公告)日: 2014-01-29
发明(设计)人: 何腊平;周换景;王欢;李翠芹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C12P7/64;C12R1/685
代理公司: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代理人: 李亮;程新敏
地址: 550025 贵州省贵***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脂肪酶 产生 及其 应用 筛选 方法 使用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科学领域,特别是一种胞内脂肪酶产生菌及其应用及筛选方法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 3-甘油二酯是甘油的1, 3位羟基与脂肪酸相连形成的甘油二酯,它是油脂的天然成分,其口感、色泽、风味与普通甘油三酯无异,更重要的是1, 3-甘油二酯在人体内的吸收代谢方式和甘油三酯及1, 2-甘油二酯的不同。甘油三酯和 1, 2-甘油二酯均为经消化酶消化后生成单甘酯和游离脂肪酸,二者吸收进入血液后,很大部分重新合成甘油三酯。而 1, 3-甘油二酯经消化酶作用后生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二者在体内转化成能量。所以食用1, 3-甘油二酯可以降低内脏脂肪、抑制体重增加、减少血脂等作用,因而是理想的健康油脂。作为天然油脂的替代品,1,3-甘油二酯可以有效预防主要因肥胖而引起的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胆囊炎等。而且1, 3-甘油二酯还被进一步应用于含脂质食品、合成结构甘油三酯、作为医药中间体合成的原料等。所以对1, 3-甘油二酯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 

1, 3-甘油二酯虽是油脂的天然成分,但其含量很低,所以开辟新途径制备1, 3-甘油二酯非常重要。合成1, 3-甘油二酯的方法有化学法和生物法。用化学法获得1, 3-甘油二酯,其缺点是要用到有毒有害的催化剂,对环境不友好,与人们对绿色食品的日益渴求相冲突。用生物脂肪酶法获得1, 3-甘油二酯因其绿色健康,符合人们对高品质食品的日益追求,将是发展的一个趋势。而且国内还未有全细胞脂肪酶非水相合成1,3-甘油二酯的报道。产胞内脂肪酶可用做全细胞脂肪酶催化剂,可省却酶的提纯和固定化,因此可简化工艺节约成本,有利于推动其产业化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胞内脂肪酶产生菌及其应用及筛选方法及使用方法,它用于脂肪酶有机相中合成1,3-甘油二酯,合成方式简单,反应的目的产物选择性高。 

本发明的是这样实现的:胞内脂肪酶产生菌,所述的菌株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2012538。 

胞内脂肪酶产生菌在高选择性合成1,3-甘油二酯的应用。 

胞内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方法,先从富油土壤采样,将样品中的胞内脂肪酶产生菌经富集培养后,采用橄榄油乳化液为底物,经过富集培养后稀释涂布在固体罗丹明B选择培养基上,以微生物分解橄榄油的能力作为初筛指标,挑取具荧光圈的菌落在平板上三区划线纯化,纯化后挑取单菌落移接斜面培养基保存,从而实现初筛;之后摇瓶发酵复筛,以微生物菌体制得的酶制剂于有机相中催化1,3-甘油二酯合成的薄层结果为第一次复筛指标;再以微生物菌体制得的酶制剂于有机相中催化1,3-甘油二酯合成的高效液相检测得率为第二次复筛指标。 

所述的富集培养所采用的富集培养基,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NH4)2SO0.05~0.5份,NaNO0.01~0.2份,NaCl 0.05~0.6份,MgSO0.01~0.2份,K2HPO0.001~0.03份,橄榄油0.5~2份,pH为 6~8。 

所述的固体罗丹明B选择培养基,按质量百分比浓度计算,包括葡萄糖0.2~2%,可溶性淀粉 0.3~3%,蛋白胨 0.1~4%,酵母浸出汁0.1~5%,K2HPO4 0.01~1%,MgSO4·7H2O 0.01~1%,NaNO3 0.1~4%及琼脂粉2%,pH为6~8;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聚乙烯醇-橄榄油乳化液9~14ml,灭菌,冷却至60℃后加入过滤除菌的浓度为1~3mg/ml罗丹明B 1~4ml。 

胞内脂肪酶产生菌的使用方法,将菌体冷冻干燥后制得全细胞脂肪酶酶制剂,将全细胞脂肪酶酶制剂用于有机相中反应高选择性合成1,3-甘油二酯;有机相反应为甘油三酯与甘油的甘油解反应,或甘油与脂肪酸的酯合成反应。也可用于催化其它的酯合成、酯水解、酯交换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39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