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防火挑檐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3775.2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3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阳东;赵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D13/158 | 分类号: | E04D13/158;E04D13/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防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火挑檐结构的改进,同时涉及防火挑檐与建筑墙体的结合,属于建筑消防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各大城市高层建筑逐渐增多,建筑内火灾发生频率也随之增加。例如:2009年2月9日,在建的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园区文化中心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在救援过程中造成1名消防队员牺牲,6名消防队员和2名施工人员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6383万元。2010年8月,重庆市渝中区一座29层的居民楼发生火灾,火势从居民楼7楼开始向上蔓延,冲上了29层顶楼,经过280余名消防官兵近4个小时的奋战,火势基本被扑灭,但住户财产损失惨重。高层建筑失火后,现有的消防设备很难对起火点进行准确的灭火,导致火势进一步蔓延,救援难度不断增加,死伤人数及财产损失也呈上升趋势,高层建筑火灾的防控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当火灾发生在建筑室内时,当室内未燃烧完全的烟气过多时,烟气会从窗口流到室外继续燃烧,并且具有轰然现象。此时溢流火焰外部具有较高温度,如果墙壁的围护结构易燃,则着火的三个要素同时满足。首先点燃维护结构,造成二次火灾,使烟、火焰迅速向上蔓延,使得火灾蔓延至其它房间。对于建筑外墙围护结构来说,由于苯板价格低廉,保温效果明显,许多外墙保温材料都选用苯板,但苯板的阻燃性很差。所以,目前所面临的难题是,保温材料不能防火,同时防火材料不具有保温的性质。
为控制火焰从窗口冒出导致的火灾蔓延,现有控制火灾方法之一是在建筑开口(窗户)上方加装防火挑檐,根据我国现有规范对防火挑檐的尺寸有如下的规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规定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不燃烧体防火挑檐。
《高层建筑防火规范》规定高层建筑地下室的疏散楼梯在首层出入口上方应设挑出宽度不小于1m的防火挑檐。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64-89 第3.3.11条规定:加工间的上层有餐厅或其他用房时,其外墙开口上方应设宽度不小于1m的防火挑檐。
《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第9.4.1条规定:住宅建筑上下相邻套房开口部位间应设置高度不低于0.8m的窗槛墙或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不燃性实体挑檐,其出挑宽度不应小于0.5m,长度不应小于开口宽度。
虽然防火挑檐对火焰的蔓延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发生火灾时,未燃烧完全的烟气会从窗户流出,在外界继续燃烧,遇到防火挑檐时,火焰会绕过挑檐两侧,在防火挑檐上部重新汇合继续贴壁向上蔓延。当溢流火焰温度高,围护结构可燃时,还是会点燃建筑维护结构,造成二次火灾。另外,防火挑檐与建筑物结合处接触火焰时间最长,温度最高,最容易发生断裂,容易造成防火挑檐坠落,造成二次伤害的发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防火挑檐存在着火焰会绕过挑檐后在防火挑檐上部重新汇合继续贴壁向上蔓延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防火挑檐,本防火挑檐在相同的尺寸下能够使火焰远离建筑墙体燃烧。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防火挑檐,包括防火挑檐平板,在防火挑檐平板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向下的挡火下垂壁,在防火挑檐平板前端设有向上的挡火上垂壁。
所述挡火上垂壁为矩形;所述挡火下垂壁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下底贴墙安装,直角梯形的上底远离墙壁,直角梯形的直角边与防火挑檐平板两端结合。
所述防火挑檐平板内部用上下层钢筋排列成整齐网格作为防火挑檐平板的骨架,钢筋外部包裹耐火极限不小于1h的不燃材料。
所述防火挑檐平板位于门窗口上檐0.1m处,防火挑檐平板与建筑墙体用钢筋连接;挡火下垂壁高度与防火挑檐平板宽度一致,厚度为0.1m;挡火下垂壁内部采用钢筋做骨架,外部包裹耐火极限不小于1h的不燃材料,挡火下垂壁与建筑墙体用钢筋连接;挡火上垂壁长度与防火挑檐平板长度相同,高度0.3m,厚度0.1m;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h的不燃材料构成。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挡火下垂壁和挡火上垂壁改变火焰出现位置,使绝大部分火焰远离建筑墙体燃烧,减少火焰对墙体的热辐射,降低建筑墙体的表面温度,降低二次燃烧的可能。
2、本发明通过挡火下垂壁和挡火上垂壁增强防火挑檐结构稳定性,提高耐火极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防火挑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图与建筑结合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内部钢筋分布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37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藤黄酸类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 下一篇: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电压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