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相压缩机保护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83739.6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6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8 | 分类号: | H01H7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王骝 |
地址: | 21512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相 压缩机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元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空调和冰箱的三相压缩机保护器。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很多设备的核心部位,其造价较高,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马达电流过大或者线圈温度过高,三相电路中一相接触不良或者缺相、错相等多种原因,都会给压缩机的正常运转带来问题。轻则可能造成整个系统工作不正常,重则可能烧毁压缩机。这就需要安装一个甚至几个保护装置,来保护压缩机的安全。
目前,用于保护三相压缩机线圈的热保护器很多,但是将热保护器接入压缩机电路中时,由于其自身的结构原因,装配复杂,安装和更换麻烦,不易使用,还有的保护器在自动保护后很难自动回复。另外,现有技术的保护器在识别错相或缺相时,往往要经过复杂的判断,有的只能对三相中的某一相进行保护,需要安装多个保护器才能完成对三相电路的缺相或错相进行保护,也有的保护器结构最多只能对这三相电路中两相进行保护,给压缩机也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三相压缩机保护器,采用弹簧复位的三相等位式结构,感温热敏元件与三相静触点弹性压接构成三相保护电路,静触点为银合金与接线脚复合一体的接触面,结构新颖,简化了装配要求,省去了现有技术静触点与静支架的连接工序,提高了可靠性,同时也大大缩小了保护器的体积,使保护器的结构更加紧凑,引线脚采用标准的端子插片结构设计,使保护器能快速方便的接入压缩机电路,安装和更换非常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三相压缩机保护器,包括基座与盖板卡接的密闭腔体内设有A接线脚、B接线脚、C接线脚和感温热敏元件,其特点是所述A接线脚、B接线脚和C接线脚为设有静触点的“L”形电连接件,其静触点为“L”形悬臂上复合一体的银合金层接触面,A接线脚、B接线脚和C接线脚翻铆固定在基座上,其一端伸出基座分别焊接A引线脚、B引线脚和C引线脚;所述感温热敏元件为焊接A动触点、B动触点和C动触点的双金属圆弧片,双金属圆弧片的中心设有圆孔,圆孔由套装弹簧的螺钉将感温热敏元件固定在基座上,其螺钉与设置在基座底座上的内嵌螺母紧固,感温热敏元件设置在弹簧上,其 A动触点、B动触点和C动触点分别与A接线脚、B接线脚和C接线脚的静触点弹性压接构成三相保护电路。
所述动触点、B动触点和C动触点为等边三角形设置的三相等位式结构。
所述圆孔上设有呈放射状细条连接的小孔槽。
所述螺钉上设有背帽螺母锁紧。
所述A引线脚、B引线脚和C引线脚采用标准的端子插片结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简化了装配要求,省去了静触点与静支架的连接工序,动触点采用三相等位式结构,提高了可靠性,结构更加紧凑,引线脚采用标准的端子插片结构设计,能快速方便的接入压缩机电路,安装和更换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感温热敏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接线脚结构示意图 。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附图2,本发明包括基座1与盖板3卡接的密闭腔体内设有A接线脚7、B接线脚8、C接线脚16和感温热敏元件2;所述A接线脚7、B接线脚8和C接线脚16翻铆固定在基座1上,其一端伸出基座1分别焊接A引线脚11、B引线脚12和C引线脚13;所述感温热敏元件2为焊接A动触点4、B动触点5和C动触点6的双金属圆弧片,双金属圆弧片的中心设有圆孔22,圆孔22由套装弹簧9的螺钉10将感温热敏元件2固定在基座1上,其螺钉10与设置在基座1底座上的内嵌螺母15紧固并由背帽螺母14锁紧;感温热敏元件2设置在弹簧9上,其 A动触点4、B动触点5和C动触点6分别与A接线脚7、B接线脚8和C接线脚16的静触点27弹性压接构成三相保护电路。
参阅附图3,所述感温热敏元件2为焊接A动触点4、B动触点5和C动触点6的双金属圆弧片,双金属圆弧片的中心设有圆孔22,圆孔22上设有呈放射状细条连接的小孔槽23;所述动触点4、B动触点5和C动触点6为等边三角形设置的三相等位式结构。
参阅附图4,所述A接线脚7、B接线脚8和C接线脚16为设有静触点27的“L”形电连接件,其静触点27为“L”形悬臂上复合一体的银合金层接触面, A引线脚11、B引线脚12和C引线脚13采用标准的端子插片结构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37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火涂料
- 下一篇:城乡河道水系生态保护工艺